9月19日,胜利油田油藏动态监测中心河口监测大队首次在桩52-29和桩52-10两口井实施油管内光纤陀螺连续测试作业取得成功。
过去实施光纤陀螺测试是在作业过程中起出油管后在套管内进行。套管内径在124毫米到150毫米之间,对外径51毫米的光纤陀螺测试仪来说,不会出现仪器遇卡或卡死现象。
但是这一次,甲方明确要求不作业、不起油管,直接在油管内测试。油管内径只有62毫米,仪器下入后,周边剩余空间不足5毫米。对7米长的光纤陀螺测试仪来说,稍有不慎就会在油管内被卡死,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而且此次测试还从过去的点测变为连续测试,难度加大。
难度在,优势也有。河口监测大队拥有油田测试系统仅有的两支光纤陀螺测试仪,具有点测陀螺不具备的诸多优点。他们决心攻克这个难题。大队技术人员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提前通井的测试方案。
方案确定后,负责施工的测井队组织人员根据仪器设计加工了加长的专用通径规。为保证即使遇卡也能最大程度保护电缆和马笼头等设备不受损伤,技术人员还在马笼头下端和通井规之间临时加用细电缆。
9月14日,测试队施工人员对井桩52-29井实施作业。该井通井到3200米,仪器下测3200米顺利完工,测试资料完全合格,首战告捷。9月17日,施工人员对桩52-10井实施作业。通井规下到2900米时突然遇卡,在1.2吨电缆拉力下支撑了5个小时后,反洗井没有解卡。施工人员拔脱通井规,起出电缆,在通井规遇卡点以上部分测试。现场施工人员在电缆拉力1.6吨下钢丝薄弱点拉断,成功保护了电缆和马笼头完好,起出电缆后将仪器顺利下测到2800米,完成了该井的陀螺测井。
至此,河口监测大队顺利完成了这两口井的测试任务,实现了该项目的技术突破,成为胜利油田首个成功在油管内进行光纤连续陀螺测试的专业化测试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