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河厂新井投产节点化运行

  9月1日晚8点,现河采油厂工艺所技术人员韩春芝正在办公室忙着编写新井河31-斜177井的机采配套方案。傍晚6点刚刚拿到地质设计,虽然按进度计划第二天完成设计即可,但韩春芝坚持当晚完成设计。

  “各个节点快一步运行,新井就能早一天投产。” 生产运行科副科长高冠一说。韩春芝的坚持带来了良性连锁反应,使该井的上机、作业、开井都提前运行,投产周期缩短2天,现已提前投产,日增油21吨。

  受8月台风暴雨影响,新井运行进度迟缓。为尽快缓解产量压力,现河厂强化新井投产运行,超前安排部署,分节点提升效率。采油厂专门成立了以运行、工农、地质、工艺、注采、作业、信息等为主的运行小组,层层压实责任,排出运行计划表,倒排工期,确保从钻井搬迁、施工设计、现场工农、进井道路、作业运行等各节点运行顺畅高效。

  六户采油管理区有包括王53-斜51井在内的六口同台井,4口油井,2口水井,投产后预计产量达60吨。自确定井位后,采油厂就高度关注这“六胞胎”,提前处理工农问题,防止施工中出现反复。现场积水退去后,生产运行科第一时间拉运土方、垫路,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2000平方米的现场铺垫工作,达到施工条件。

  与此同时,作业管理中心提前与油气井下作业中心结合,在具备上作业条件后,第一时间安排两部作业动力同时开始施工。同时,他们利用72小时测压的间隙,倒井架进行同台井作业,确保“工序闲、动力不闲”。目前,6口井已完井2口,正在作业2口,预计月底全部完井。

  “各部门、各节点的全力配合,再加上生产运行科这一润滑剂,才能够发生新井投产高效运行的化学反应。”高冠一介绍。从方案设计到投产运行,高效运行贯穿各个节点。

  在采油厂每天的晨会上,新增了“新井运行进度表”,分12个节点列出每口新井的运行进度,标明各节点的要求完成日期,用不同颜色标注并重点督导。各部门也自觉加压,全力以赴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任务。

  9月6日晚9点半,在通61-斜205井现场,得知管理区PCS端数据采集正常后,信息中心“四化”干事许德超长舒了一口气。该井当天下午完井,为确保能够及时记录各项信息,许德超与相关技术人员下午就来到现场安装调试“四化”设备。

  井内何时出油、油压多少、含水多少,是各部门共同关心的焦点。作为新井投产运行的最后环节,厂信息中心安排专人负责,时刻关注新井运行情况,在作业施工完井的第一时间安装载荷传感器、一体化温度压力变送器、远程终端控制模块等“四化”设备,让新井一“出生”就在采油厂的全面监管之下。

  截至8月,采油厂投产新井44口,合计日产油达231吨,新井产量累计超过2万吨。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