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
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胜采技术检测服务部高级工程师王莉对即将到中心能源监测总站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充满期待。
从事能源监测工作近20年,这是王莉第一次到总站学习。她希望在学习中开阔视野,学习高精尖技术,提升能力,回到服务部能够施展一番拳脚。
王莉对未来的期待源于今年5月油田完成技术监督专业化管理工作。在专业化管理中,油田将原来分散在采油厂不同单位的计量流量检测、环境监测、质量检测、能源监测4个专业整体归到技术检测中心,并成立7个区域技术检测服务部。随着专业一起归属到技术检测中心的还有10个采油厂的296人。
经过近两个月的运行,技术检测中心突出一体化布局,确保主营业务融合发展,明确了服务部“做优做强专业技术服务,打造区域化服务窗口”的发展定位,大力培养技术人员,进一步激发技术人员创新创效活力,为打造胜利检测品牌打下坚实基础。
唯一的担心
对于专业化管理,王莉内心忐忑不安的同时又充满期待。
“毕竟工作伊始就在采油厂,没有挪过地方。”在感情上有些许不舍,但更多的是对“能不能胜任新单位工作”的担心,这也是王莉唯一担心的问题。
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专业化管理,技术检测专业在采油厂分布比较散。以胜采技术检测服务部为例,目前,服务部的48人来自采油厂两个不同的三级单位和机关直属部门。他们具有的资质仅适用于油田内部,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内部工作量无法独立完成。“要借助技术检测中心的技术力量完成能源监测工作。”王莉说。相比于地质、开发人员而言,在采油厂,技术检测人员处于聚光灯外。
散落在采油厂不同单位的检测资源无形中形成了一堵阻碍专业做强做精的墙。王莉们迫切需要变革。
作为全程参与此次专业化管理工作的人员,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经营管理科科长徐兴华坦言推进之前自己也有所顾虑。
采油厂的技术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经营意识较弱,在油田“1+2+2”绩效考核政策下,能否完成利润目标,多挣绩效工资,是徐兴华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顾虑在深入理解专业化管理内涵中消除。徐兴华明白,油田领导正是看到了那堵阻碍发展的墙,才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专业化管理,从而构建采油厂与技术检测中心的甲乙方市场关系,进一步理顺技术监督管理体系架构,明晰各方职能,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专业化管理不是削弱而是强化,有了整体发展规划,势必会带领整个行业走向高峰。”
从采油厂生产辅助到专业从事检测工作的技术检测中心,发生在王莉身上变化的不仅仅是关系归属的变化,更是人生轨迹的改变。 “并不是说在原单位不好,而是在专业单位可以从事专业的事情,更能体现价值。”
渴望发展和成长
6月27日至28日,技术检测中心召开半年工作调研会。新成立的7个区域技术检测服务部负责人全程参加会议。
“会上大家都在讲如何外闯市场创效益,如何攻关难点突破技术瓶颈。”胜采技术检测服务部党支部书记谢金平的思想观念受到极大冲击,这是以前不曾接触的内容。
两个月前,他们还不需要考虑经营问题。归属采油厂时,他们处于一种等、靠的状态。“科室下达年计划、月计划,来多少干多少,干多干少都一样。”谢金平坦言没有过多的工作压力。
专业化管理后,他们从后勤单位变成了一线队伍,单位性质也从“保障型”转变为“经营型”。对于区域技术检测服务部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回到单位后,谢金平特意将半年工作调研会上站所发言材料发给每名员工,让他们从中找差距。这种差距极为震撼:有的站所靠技术半年创收就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而自己所在的服务部全年也只有不到300万的收入。看到差距的同时,服务部员工也渴望能够像站所技术人员那样实现创收。
完成专业化管理之后,徐兴华一直没闲着,整天在教服务部怎么算账,只为传递一个信号:走出舒适地带,靠技术和服务实现创收创效。
思想观念的转变引领着服务部走向创效之路。服务部利用地域优势积极承揽相应区域内检测、评价等技术服务业务,并辅助中心原有专业站所开展各类工作协调,推动形成服务部与专业站所之间互融共促的良性局面。技术检测中心致力于将服务部打造成区域“服务窗口”。
临盘服务部在积极了解采油管理区及相关单位检定工作需求的基础上,相继承揽了鲁明公司临邑、济北、商河等管理区的检测业务,打开了鲁明公司检测技术服务的大门,成功打响了改革划转后区域市场技术服务的“第一枪”。
对于区域服务部的员工来讲,专业化管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对个人成长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通过与原专业站所的交流,服务部员工了解到,他们的一些实验室、资质都是中石化级甚至是国家级,每年会承担运行几十项局级以上科研课题攻关,不少科研成果还转化应用于现场技术服务。“通过与站所的合作,我们也会走向高质量、高水平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在整体资质和能力上有大的提升。”王莉说。他们渴望成长。
专业化管理为原来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技术人员提供了成长快车道。
释放改革活力
比王莉更早借聘到中心总站工作的还有4人。
专业化管理仅半个月后,王红梅借聘到了环境监测总站。在一个月的工作中,虽然干的与她在现河技术检测服务部同样的业务,但她感觉业务量多了,工作更精细了。
服务部员工到中心原有站所工作,很好地缓解了站所因业务量大而人员紧张的矛盾。环境监测总站党支部书记李世博说,专业化管理为我们增加了新生力量,也提升了服务部员工的技术水平。
技术检测中心在专业化管理后坚持“一体化、一盘棋”的思路,打造站所与区域服务部符合市场化规律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根据《技术检测中心内部人力资源优化运行管理办法》,服务部进一步挖潜盘活内部用工,实现人力资源效能最大化。
7个区域服务部主营业务包括产品质量检验、环境监测、节能测试和计量检定。这些领域都是技术检测中心原有站所的强项。中心依托专业站所,分别对相关领域进行业务发展整体规划,切实帮助各服务部提升资质水平和业务能力。
经过培训取证后,区域技术服务部将分担原有站所的一些检测工作,让专业的人真正干专业的事。更为长远的规划是,随着服务部技术能力的提升,他们将会获得更多油田内部市场份额,降低油田外委工作量。
对于原有站所而言,区域服务部分流了他们的工作量,收入有所减少。按照油田“1+2+2”绩效考核政策,他们必须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完成创效任务。
“原来因为采油厂的检测能力有限,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油田内部。但对于外部市场,我们也一直关注着。”在李世博看来,专业化管理带给原有站所的冲击,也催促着他们扩大检测服务空间,走出去闯市场,进一步做大市场蛋糕。
技术检测中心原有站所具有省部级以上资质28个。外闯市场中,他们具有天然的优势并明确了立足油田、面向石化、服务社会的发展方向。随着外闯市场力度的加大,外部市场的份额将会逐渐扩大,改革红利进一步得到释放。
专业化管理为技术检测中心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