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

  【基本情况】东胜公司高青采油管理区年产原油8.63万吨,共有员工183人,其中党员48人。

  【获得荣誉】2015-2016年油田金牌采油管理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7年中石化金牌采油管理区;2018年中石化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建特色】管理区党委直入核心、融入中心、深入人心,突出油藏经营管理核心,细致分析影响产量、成本的因素,围绕降低经济综合递减、降低可控操作成本、降低油气折耗占比,增加存量经济产量、增加经济可采储量、增加经济效益,有效控制成本上升势头。

  【典型做法】7月16日,高青管理区樊107采油站员工宋文鹏来到高21-5井进行日常巡检工作。这口井是高青管理区8口2000天以上免修井中的一个,免修期已达3195天。

  “油井的免修期长了对降低综合递减有很大帮助,对进一步增加经济可采储量有帮助。”宋文鹏说。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党员,但他对增加经济可采储量的措施方法铭记在心。

  广大员工的一切行为和措施聚焦于提高经济可采储量的结果,源于管理区党委的细致分析和不断宣传。

  低油价下,管理区党委将影响单位生存发展的主要矛盾作为发力方向,制定措施,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创效增效。柳兴邦将单位管理层与技术人员聚到一起,分析影响单位成本的因素。矛盾、问题在细致分析中逐渐显现:油气完全成本构成中,折旧折耗占64%、人工成本占16%,管理区真正的可控成本只有20%左右。再将完全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折旧折耗打开分析,发现折耗占80%。

  “显而易见,在降低折耗上下工夫见效最快,效果也明显。”柳兴邦说,“提高经济可采储量就是降低折耗的有效途径。”

  对于管理区而言,要想多创效就得朝着主业用力,做好油藏经营工作。他们从注采管理、班组建设等5个方面配套措施抓落实,见到好效果。管理区注采管理提出“提高注采对应率、分注率和层断合格率,注好优质水、有效水,管控递减,降本增效”思路,近3年,综合递减由15%降至11%左右。

  管理区党委创新实施的班站微循环自主管理成为油田的妙法实招绝活在全油田推广。通过激活班站,划小核算,考核到人,提高员工创造价值的积极性,提高管理区综合经营管理指标,指标排名提升11个名次。

  在干事创业中,党员队伍和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近几年,管理区在中石化业务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名,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1名,新晋高级技师、技师4名。

  今年,该管理区产量止住了下滑的势头,出现拐点。“产量规模做大了,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可采储量。”在柳兴邦看来,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党员心声】樊107采油站党支部书记、副站长李惠芳:自己的每项工作都与油藏开发效果有关。每一个支部都是坚强堡垒,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管好每一口油井,多产效益油,就是为党旗增光添彩。

  【负责人感言】东胜公司高青采油管理区党委书记、经理柳兴邦:作为国有企业单位负责人,牢固树立“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意识,一切工作围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开展。面对创效增效任务,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建优势,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干部员工立足岗位深化油藏管理,提升油气主业价值创造能力。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