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安全的守望者——记海洋采油厂海四采油管理区中心三号平台站党支部


  7月的渤海湾,骄阳似火。

  百里海区,一座红绿相间的平台,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上分外显眼。“让海洋的旗帜在胜利高地上高高飘扬”几个鲜红的大字,悬挂在平台上方,昭示着平台的使命。

  这是胜利油田自主研发、自主设计,集海上生产自动化监控、生活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上平台——海洋采油厂中心三号平台。

  中心三号平台自2013年11月投产,5年间获得各种荣誉,“胜利油田工人先锋号”“中国石化青年文明号”“山东省工人先锋号”……

  成绩的背后,是强大信念的支撑——全力打造海上安全绿色堡垒。中心三号平台站党支部在苍茫大海挺起胜利海上300万吨级大油田的脊梁。

  对标先进 把好安全之“舵”

  中心三号平台是海洋采油厂首屈一指的明星平台。输油量高、技术先进……这一切一直被党支部书记张春光津津乐道。

  但2017年年底的一次对标深深刺痛了张春光。

  2017年,中心三号平台站主动对标中国石化北京埕岛西项目部埕岛西平台。在对标的过程中,张春光发现同一家承包商给两家单位同样的活,但明显对埕岛西平台的标准要高,这深深刺痛了张春光。

  “原因就是人家埕岛西平台管理得严,而咱们平台管理得松。”在对标之后的主题党日,张春光分析原因说。

  通过对标,中心三号平台站党支部看到了差距,也明确了整改方向。他们分区域梳理出5大部分、2710个项点,每一项点都参照行业龙头和行业标准选出最优指标,成为攻关目标。

  现在,在党支部会议中讨论生产经营问题、明确整改方向已经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这也是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的一个缩影。

  “找准党建与生产经营的契合点,捋顺班子和党员在党建、安全生产中的各自职责,提高党支部安全环保履责能力,才能抓实党建,发挥党建工作的最大作用。”党支部书记张春光对如何发挥党建作用有着自己的思考。

  平台采用15天轮流倒班制度,15天在平台上工作,15天下平台休息。这种倒班制度导致部分党员负责的工作一拖再拖,造成“15天热,15天冷”的现象。

  党支部召开支委会,重新梳理平台经理、党支部书记、支委委员的党建职责和安全责任,让党支部成员不仅有党建职责,并且有安全职责。他们列出责任清单,向群众亮承诺,做不到甘愿认罚。现在党员即使下平台休息也会把自己在平台负责的工作跟踪到底。

  创先争优 党员带头示范

  区域界限分明,标识清晰美观。这是党员张海涛在采出水罐党员责任区打造的“三标”样板示范区。

  张海涛是一名有着12年兵龄的老班长。带兵出身的他认为:“工作难点在哪儿,党员的先锋作用就发挥在哪儿!”

  在平台“三标”建设中,他带头示范,对平台上的逃生通道画线、设备底座刷漆……在他负责的党员管理区做出了一个“三标”样板示范区,成为大家竞相追赶的目标。

  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党支部探索在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中让党员先来作示范,成为检验党员先进性的“试验田”。党支部同步推出党员目视化管理,通过“三亮、三晒、三带”,让党员亮出身份、晒出成绩,带出员工队伍的精气神。

  现在,在平台上最严的标准是党员执行的,管理最好的设备是党员负责的,最艰苦的工作是党员带头干出来的。在党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愿意参与到平台的生产经营和创新创效活动中来。

  每周五,一场特殊的发布会,都会按时在平台党员活动室举行。党支部将影响安全生产的隐患和难点以招投标的形式发布出去,鼓励党员群众竞标,激发了创新创效的活力。

  油气处理岗员工杜龙升竞标成功,接下维修对讲机的项目。一个礼拜的时间,他修好了4台对讲机,节省费用8000多元。其他平台都慕名前来找他维修,杜龙升不仅出了名,而且通过流转工作量,收入也是水涨船高。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中心三号平台站关键工作有党支部把关、关键岗位有党员打样,形成了“一批标兵带动全体党员,党员引领全体群众”的生动局面。

  近几年,由党员带头完成的创新创效成果达50多项,其中9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累计创效超百万元。

  台上台下 共筑幸福港湾

  “你的安全是我和孩子最大的期盼”。这是平台员工何欣的妻子在中心三号平台站安全墙上对丈夫留下的安全寄语。

  “每天上班看到妻子的寄语,觉得自己浑身充满干劲,感谢党支部组织的这次活动。”何欣说。

  何欣口中的这次活动,是五月份采油厂工会与中心三号平台站党支部组织的“油嫂一线行  平台送安全”活动。这次活动受到广大干部员工的热烈欢迎,甚至有员工追着张春光问什么时候再搞。

  这场邀请油嫂上平台送安全活动的灵感源自党员议事员的一次班组聊天。

  海上环境艰苦恶劣,平台员工与家人聚少离多,员工心理产生波动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是一种潜在的安全隐患。仅靠党支部书记一人不能掌握所有员工的情绪变化,也不能及时化解矛盾,为此党员议事员制度应运而生。

  党支部从34名党员中选拔出12名善于沟通、信誉高、素质能力强的议事员,安排到每个班组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及时传达上级精神,了解民生。同时他们与“党群440区域互助”协同合作,解决平台干部员工的实际困难。

  今年2月,平台副站长付东80岁的父母以及孩子都因病住院,但是身为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付东把心事埋在了心底,坚持在平台带班工作。

  党员议事员齐宏新无意中了解到该事情,立即汇报。张春光通过“党群440区域互助”,协调下平台休班的党员群众,轮流陪护付东住院的父母和孩子,直至健康出院。

  现在通过“党群440区域互助”,党支部组织人员为平台值班员工提供送孩子上学、住院陪护等心贴心服务20余次。

  平台上有党员议事员“察言观色”,平台下有“党群440区域互助”携手共渡难关,中心三号平台站党支部真正暖了人心、聚起了人气。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