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采油厂典型示范引领岗位创新创效

  “一个小小的螺杆泵停井巡视器,就有效解决了螺杆泵井停井不易发现的问题,尤其是夜间巡井时就更容易看到是否停井。”6月6日,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二区副经理崔永北告诉笔者,“目前,这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主要得益于‘吴娟创新工作室’的成立。”

  吴娟,齐鲁首席技师、胜利油田技能大师。为发挥技能人才优势和传帮带作用,胜利采油厂以她的姓名命名成立了“吴娟创新工作室”,旨在引领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

  咱们工人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善创新才能更有作为。吴娟和她的同事在十多年的时间里,紧紧围绕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工作质量、绿色清洁生产、安全高效操作等方面,积极开展技术攻关。

  她先后完成创新成果51项。其中,“一种防喷抽油泵”获国家发明专利,“油井定压防盗丝堵”等22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些成果,推广应用到实践中为油田创效上千万元。

  吴娟和她的师傅冯新永共同研发的新型立式抽油机移位装置解决了油田作业让位难的问题,用低成本技术为企业创效800余万元。

  “‘吴娟创新工作室’的成立,为我们进行技术革新提供了一个良好场所,小组成员的智慧得到很好碰撞,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围绕生产进行小改小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室成员宋志刚高兴地说。

  目前,这个厂工作室已成为人才培养的孵化器、解决难题的攻关站、技能提升的大舞台和技术创新的示范点。

  为让示范点变成辐射源,采油厂对“吴娟创新工作室”成员,分别明确了经济技术创新课题和攻关目标,制定了“吴娟创新工作室”职责、奖惩办法和相应的激励措施,并把个人创新创效成果和实绩同个人提干、外出培训、评先树优、绩效考核等方面挂钩。

  他们除重奖技术革新能手外,还对其创新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并力推成果转化,为采油厂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与此同时,采油厂还确立了以“以点带面,全面辐射,整体推进,快速创效”的工作思路,全力开展“名师带高徒,高徒带徒弟”的传帮带活动。

  工作室成员紧紧围绕安全环保、生产经营、设备管理等方面,深入开展“生产难题悬挂摘题攻关”“生产难题会商”“导师带徒”“创新技能培训”和EAP心理援助等活动,营造了“人人可创新、时时可创新、处处可创新”的浓厚氛围。

  郭爱华50多岁了,加入创新工作室后小改小革的热情一直不减。抽油机曲柄销在更换安装时,至少需要5至7名劳动力,既费时费力又存在安全隐患。于是,他把这一问题作为攻关课题。短时间内,郭爱华成功研制出“游梁式抽油机曲柄销子吊装器”,操作人员减少到3至4人,操作时间缩短了两个多小时。目前,这一成果获得国家新型实用型专利。

  百花齐放春满园。典型的示范引领,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创新创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厂各种小改小革、小发明、小创造层出不穷。近5年来,“吴娟创新工作室”共有33名学员参与创新实践,先后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5项,创新成果5项,提合理化建议100余条,推广应用到实践中累计为企业创效3000余万元。

  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更是广大员工的使命担当和责任体现。胜利采油厂以“吴娟创新工作室"为示范,引领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近5年来,“吴娟创新工作室”共有33名学员参与创新实践,先后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5项,创新成果5项,累计创效3000余万元。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