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输出用品牌撬开技术服务市场

  3月中旬,距退休不到一年的地质录井公司员工李宗华,再次回到毛乌素沙漠腹地,投入定18-25井录井施工。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作为团队成员之一,整体输出到中石油川庆录井市场。4月中旬,他迎来两个新伙伴,滨南采油厂的靳勇和刘洪玉。

  3名录井公司员工和2名滨南厂员工组队,抱团开拓市场,成为地质录井公司劳务输出的新亮点。

  近年,地质录井公司抓住国内加大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机遇,用“胜利录井”品牌,向行业关联度高的市场输出人员和设备。

  地质录井公司经理王其敬介绍:“胜利录井劳务输出旨在充分发挥品牌和专业技术优势,围绕延伸录井产业链布局,向高端市场迈进。”

  去年,地质录井公司有195名员工走出去,累计创收860余万元。但近年,面对职工退休高峰,公司人力资源紧张

  年初,地质录井首批30余名员工进入中石油长宁威远区块;3月,与滨南厂达成协议,24名滨南厂员工培训取证后,输送到中石油川庆市场;4月,孤东厂16名员工输入长宁-威远区块。同时,公司还从一家专业学校招聘18名新员工,输送到国外市场2支录井队。截至目前,已组团输出150余人,同比增长65%。

  地质录井公司副经理许海青点出劳务输出三个新变化:一是由单体、单队劳务输出扩张为团队输出、设备输出,输出人员担负地质和仪器大班等重要岗位工作,向高端劳务输出迈出新步伐;二是由内部员工输出转为联合采油厂抱团输出,让带动胜利人走出去的节奏;三是员工思想观念深刻转变,大家彻底认清形势,摒弃“等靠混”思想,走出去创效。不少职工参与劳务输出收工后,马上报名参加新一轮劳务输出。

  抱团输出闯技术市场,胜利人以石油技术人员身份出现在甲方市场,相对参与低端劳务输出更有尊严;员工在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个人收入更高。在国内录井市场,单人创效月均1.3万元;在海外市场,单人创效月均7万元。而在后勤单位月收入仅3000元左右,走出去能多收入5000元左右。

  在师傅悉心帮带下,靳勇已完井一口。2个月后,按协议他要独立顶岗。他说:“在石油市场找饭吃,感觉比在社会市场有尊严,收入也明显增长,希望继续干下去。”

  甲方对这一模式也满意,认为:胜利队伍有石油行业优良传统,比民营队伍稳定,熟悉标准快、技术实力强,去年的合作非常愉快。

  目前,地质录井公司正与多家油气公司洽谈“综合录井设备+人员输出”模式,盘活闲置的录井设备,提高服务的“含金量”,打开更多的高端市场,预计年劳务输出创收有望翻番。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