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精神,激励胜利人砥砺前行。
敢于胜利、善于胜利、能够胜利——这是胜利人固有的血脉基因。50多年来,胜利人以国为重、艰苦创业,走出了一条从创业走向创新的胜利之路。
然而,面对持续低油价,让人力资源变成油田创效优势,是胜利油田的必然选择,也是石油国企现阶段的有效出路。
站在新的起点上,胜利人转变观念,主动出击,走出去服务社会创效。用胜利精神武装起来的胜利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去新疆、去四川、去河北、去北京,从点到面,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塞,渐成燎原之势。
人无精神不立。胜利人闯市场、创市场,昂首迈向新战场,胜利精神成为逐梦前行的强大力量。
不忘初心:
无论走到哪里,都以胜利
精神站立
有一种告别,是为了更好地奔跑。
2017年3月31日傍晚,胜利日报官方微信平台发布的一条标题为《到新疆采油去!现河采油厂员工今早告别东部老油区》的信息,一经发布便引发油田内外广泛关注,各大平台纷纷转载。
短短不到一天时间,阅读量超3万,点赞数超400人次。
截至目前,这条微信仅在胜利日报阅读量就达60223人次,613名粉丝点赞并在评论区留言。之所以引发强烈关注,是因为这是油田首批采油工成建制劳务输出闯新疆,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而演绎这个事件的主角是刘青峰带领的45名员工团队。36岁的刘青峰是现河厂新春项目部经理、草东管理区副经理。去年3月,受命担当打响现河厂“走出去”第一枪的负责人。
当日上午8时,出征仪式在现河厂机关办公楼举行,刘青峰和44名采油工胸带红花奔赴3700多公里外的新“战场”——西北边陲的新春公司。
纵观2017年油田最热关键词就是“走出去”。走出去创效已成为各单位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而现河厂尤为迫切。
迫切的背后,是在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大背景下,根据国际SEC储量评估结果表明,2016年现河采油厂的经济可采储量是“0”——低油价下,现河厂已没有一吨可经济开采的原油。
2017年,当国际油价缓慢回升至50美元/桶左右,现河厂可实施的产能仅为1.6万吨!油少人多、后劲乏力的矛盾日益凸显。
面对严峻的新形势,现河人走出东部老油区承揽采油业务,为采油厂降低人工成本、增加劳务收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然而,“走出去”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刚进入新春的一个月里,因为低估了现场的工作困难,刘青峰他们的工作一度陷入被动局面,生产运行不畅、管理跟不上节拍,产量大幅度下滑。
“甲方生产会简直成了项目部的批斗会,甚至有个别人劝诫:‘干不了就回东部去!’,干部员工听后很难受。”刘青峰回忆说。
“市场不相信眼泪,走出去就要靠本事吃饭。”在刘青峰看来,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什么岗位,都必须靠胜利精神站立,拿出一股不服输的韧性和干劲。
在那段时间里,项目部的宿舍总是灯火通明,那是干部员工在讨论井上的生产问题,商讨治理措施。即使吃饭时间到了,累了半天,一个电话就又立即起身投入工作,员工们从不抱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月的学习调整,刘青峰他们逐步适应了西部各项工作节奏,产油量踏上计划水平并屡创新高。管理区为此在生产会上对项目部进行表扬,并在劳务结算上给予奖励。
奖励就是对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胜利作风的最佳诠释。刘青峰说,目前,项目部各项工作渐入佳境,被甲方指定迎接检查的定点单位,成为新春区域专业队伍学习的样板。
胜利本色:
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
3月28日上午,在位于西四路上的山东鲁百集团召开2017年度股东会暨总结表彰会议。会上,胜东管理中心外闯市场到“百大”的女工许红霞作为优秀员工代表上台领奖。
这个荣誉对于许红霞来说,可不简单:一是人数少,整个百大集团1000多人仅选出30名优秀员工;二是时间短,许红霞仅仅“转岗”百大干了不到7个月。
“太没想到,我想这个奖应该是奖给我们胜利转岗女工的。我就是那种不管干啥都要干好的人,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吧。”谈及颁奖当时的感受,许红霞快言快语。
2017年9月29日,胜东管理中心与山东鲁百集团举行人力资源合作战略签约仪式,双方确定第一批输出40多名员工进行业务承揽。
这40多名员工有的曾是管理中心的环卫绿化工,有的曾是物业收费员,有的曾是党员服务社工作人员,有的还是技术竞赛场上的精英,还有的是单位机关办公室主任。
鲁百集团济南泺口市场是初次落户东营,对于商家和许红霞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货品拉来一车又一车,他们卸了一箱又一箱;衣物运来一批又一批,他们清点了一件又一件。
卸车、搬运、入库、分类、上架、摆放、熟悉货品、建立台账……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吃不上饭、睡不上觉,请来家人帮忙,邀来同事摆货,忙碌而又艰辛。
按照商场规划、商家需求,他们有条不紊,紧张有序,顺利完成开工任务,赢得百大集团领导层的“点赞”。
“得奖实至名归。一是敬业,不管什么事,都随叫随到;二是投入,一来之后就很快融入百大这个集体;三是能干,既任劳任怨,又拼尽全力。比如,有时为了销售业绩,能叫自己的姐妹朋友来帮忙。”谈及许红霞得奖,鲁百集团相关负责人连连称赞。
许红霞,只是胜利人“走出去”,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为了提高销售额,许红霞她们开动脑筋、集思广益,通过走街串巷发放宣传单;通过建立自媒体群组,把顾客变成朋友;通过微平台,及时把商家的活动介绍出去,自己当服装模特,吸引顾客……
观念一转天地宽。胜东“百大”女将们华丽转身,变成了一个个幸福快乐的女神。他们不仅收获了美丽、自信、真诚、友谊,还收获了责任与担当、幸福与快乐、质量与效益。
“既然出来了,就要保持胜利本色,干出个样子,开启新的生活。”许红霞对未来充满信心。许红霞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一个问题:胜利石油人无论走到哪儿,做什么,都是好样的!
实践证明,虽然时代在变,条件在变,人的思维方式和物质需求也在变,但胜利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特质始终未变,并且代代相传,赋予新时代胜利精神以鲜活的内容。
砥砺奋进:
逐梦新时代,胜利人永远不畏难
24261步、16.5公里……这是48岁传菜工张会欣忙碌的一天。一天下来,“真有点吃不消”。
张会欣原本是孤东采油厂的一名采油班长。去年夏天,他和52名干部员工承揽北京胜利饭店的服务项目,一同品味外闯市场的艰辛和火热,不忘价值创造的初心。
初心的背后,彰显着胜利人越是困难越向前的气魄。自2017年以来,“三转三创”主题活动拉开了胜利油田的第二次创业,它的核心要义是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目标直指“以稳产2300万吨左右为前提,将对应的盈亏平衡点降至50美元/桶”这一目标。
在2018年的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扩大会上,价值创造再次写进工作报告。从见诸报端到写进报告,从字里行间到深入人心,价值创造成为胜利发展创效的主基调,价值引领成为一切工作的风向标。
如果说张会欣从“采油工”到“传菜工”,体现的是“只要能创效都是好岗位”,那么50岁的许国旗到民营企业“打工”真正彰显着胜利人“永远向前”的底气。
精神的富足,是胜利石油人奋进的动力,也是胜利人的独特气质。许国旗是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二区第一个报名“走出去”的员工,也是新疆项目部所有人员中年龄最大的。
在他看来,迈开“走出去”的脚步,离不开观念的转变。只有观念转变,才能带来行动方式的转变。
“走出去,就是要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人生不应该困在原地,而是应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许国旗这一句话,道出了外闯市场广大干部员工的共鸣——勇敢走出去,人生会更加精彩;走出去,胜利人一定要干出样子。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从东部沿海到西部新疆,短短不到半年时间,许国旗他们坚持石油人“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发扬敢于胜利的胜利作风,克服水土不服等诸多矛盾和问题,出色地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诠释出“岗位变了,石油精神不能变,胜利本色不会变”。
逐梦新时代,向着新目标。和许国旗一样,新时代的胜利人将继续深化“三转三创”主题活动,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走好新征程,全力创造新业绩。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胜利人始终坚信,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