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东厂做实存量创效与做优增量增效并重

  今年初,孤东采油厂在孤东八区馆下段部署滚动井8-17-斜3012井。投产后,日产液15.5吨,日产油14.5吨,而含水只有6%。这对于已经高速高效开发了32年、采收率达38.6%、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达94.5%的采油厂来说,无异于在老矿床中发现一块新宝贝。

  孤东厂生产建设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资源问题。受探区面积有限和国家安全环保政策制约,孤东采油厂勘探面积不足120平方千米,极大限制了发展空间。同时,整体勘探程度高,孤东周边稠油、深层低渗透油藏难以形成产能规模,勘探难度日益增大。

  资源在哪里?资源就在技术人员的脑子里。今年以来,孤东采油厂地质技术人员以增加经济可采储量为核心,以持续提升储量动用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做实存量创效与做优增量增效并重,全力推进了老油田高质量可持续效益发展。

  孤东厂地质勘探技术人员突破传统认识束缚,解放思想,创新思维,老井普查求细致,构造解释求精准,努力寻找剩余储量。

  在新区勘探上,围绕孤东油田馆下段、东营组复杂断块油藏及馆上段隐蔽岩性油藏,技术人员精查细找勘探目标,深入挖潜构造边角。截至目前,今年共部署滚动评价井、新区产能井、高效零散井11口。其中滚动井8-17-斜3012井投产后获得日产油14.5吨的好效果,区块新增石油地质储量31万吨。

  在老区地质研究上,孤东地质技术人员精细地层对比,及时更新完善地质图件,及时解决开发中遇到的地质问题,为老区新井提供靶点设计、断点卡位、地层对比26井组,为老区新井优化设计、老井措施挖潜及日常注采调配等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水驱单元仍是孤东采油厂的产量主力。要想油井见效益,首先水井下工夫。注足水、注好水、注有效水是实现存量创效的关键。去年底以来,孤东厂以增加有效注水井点、强化弱驱部位注入为重点,投转注36口井,日增注2664立方米。针对欠注井层,实施单井增压29口井,平均注水压力上升1.5MPa,日增注1000立方米以上,对应油井日增液51.8吨,日增油7.6吨。通过一系列“组合拳”,优化了注水结构,夯实了存量创效基础。

  孤东采油厂通过地质、工艺、测试、采油、作业“五位一体”节点运行,确保增量效益贡献最大化。他们以措施和新井为抓手做好运行,抓早抓实,定时间节点、定责任人、定工作内容,促进了责任落实,从而保证了生产时率。新井上,以精细地质研究为基础,配套“聪明井”等技术,全系统、全过程一体化优化方案,优化要精细到每口单井、每个环节、每个工序,提高了实施效果。1至2月投产新井11口,日产油水平72.7吨,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7.1吨,阶段产油2292吨,同比分别增加1口、32.7吨、1.4吨、600吨。措施上,立足于单元整体治理,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措施优质高效。一至二月份在实施以复合吞吐、补孔改层为主的骨干措施及大泵检低效等短平快工作量的同时,创新思维,大胆突破,对传统技术进行新的认识及集成,如通过对地层能量充足但无法实施细分开采的油井实施大排量电泵提液放大生产压差,有效挖掘特高含水期弱驱部位的剩余油潜力,并在水驱、断块、稠油等不同类型油藏进行适应性推广,目前已实施9口井,对比措施前,平均单井日增油5.5吨。同时,创新拓宽复合吞吐这一传统工艺的选井范围,在边底水活跃、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低的热采井实施4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油10吨以上。年初以来,孤东厂共实施油井增产措施88井次,日增油能力158吨,平均单井增油1.8吨,阶段增油6208吨。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8-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