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渤南油田三千万吨致密油藏

  渤南油田义176区块是近年来发现的规模较大的致密油藏之一,2017年被油田分公司列为难动用储量项目开展攻关研究。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人员创新性提出“储层发育奠基础、裂缝发育控产能、构造低位有潜力”的观点。其中,“构造低部位是有利区”是一个相当大胆的观点,打破了油气富集高部位的传统观念。这一创造性认识的提出,为沉寂多年的致密油藏开发带来惊人突破。


  沉寂多年的致密油藏开发传来喜讯,渤南油田义176块钻探的义178-斜2、义184-1两口新井三月份试油获得高产,初期自喷日产油近30吨,唤醒渤南油田3000多万吨储量。


  渤南油田义176区块于2012年上报探明储量3012万吨,是近年来发现的规模较大的致密油藏之一。由于其埋藏深、物性差、含油井段长、整体产能低等问题,一直没有大规模动用。


  2015年,河口采油厂与勘探开发研究院合作,在义176块开辟出一小块试验田,编制了义171开发方案。方案投产之初就打出了高产井,义171-斜2VF井初期日产油92吨,令人振奋。


  然而之后的部分方案后续井,以及外围义178-斜1井的效果不理想,将该区块的开发打入了“冷宫”。


  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田开发研究室副主任孙渡介绍,之所以后续新井开发效果较差,还是因为对油藏沉积、成藏和构造认识不清,没有找到真正的有利井位造成的。


  2017年,该区块被油田分公司列为难动用储量项目开展攻关研究。在勘探开发研究院大项目的指导下,低渗透室成立义176难动用储量项目组,开展攻关研究。


  能否突破难动用储量的开发难题,实现突破,是摆在项目组面前的主要难题。


  面对困难,项目组成员认真分析区块老井产能特点,发现区块虽然整体产能低,但局部存在较高的产能,这种高产能的主控因素是什么?主控因素在全区的分布是怎样的?是否存在能够预测主控因素有利区的可靠技术手段?


  为回答这三个问题,项目组成员加班加点开展研究。依靠踏实的工作作风和细致的研究分析,项目组成员创新性地提出“储层发育奠基础、裂缝发育控产能、构造低位有潜力”的观点。其中,“构造低部位是有利区”是一个相当大胆的观点,与传统中的高部位含油、低部位含水的观点差异很大。


  “传统来说油气往高处运移,打井要打在构造高部位。”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田开发研究室博士后李志鹏说,“然而这个认识在义176块却不怎么好使。”


  李志鹏解释说,义176-渤深4块沙四上油藏油气来自构造低部位的断层疏导,油气进入低部位储层后,受储层致密影响其渗透性,不能如高渗储层一样发生油往高处走的置换水的现象,造成该区块油藏的油气从低部位向上运移过程中受阻,形成了低部位油气较高部位更为富集的现象,生产上表现出高部位产水多、产油少,低部位产油多、不产水的有悖于常规油气藏生产现象的特征。


  这一创造性认识提出,就像一滴水落在热油锅里,炸了。


  “最初我们也是认为是不是研究过程中出了错误,” 李志鹏说,“但经过反复验证,通过核对测井、试油、生产等每一项数据,最后的结论是数据没问题。”


  这一现象也在国内其他类似油藏类型中找到了例证。


  孙渡还记得刚刚与采油厂结合关于低部位打井方案时对方疑惑的眼神,经过翔实的论证,采油厂与油田主管部门最终同意井位设计方案。


  2017年11月,义178-斜2和义184-1井顺利完钻,实钻储层厚度分别为44米和34米,与方案预测厚度相差无几。


  2018年3月,新井试油,2毫米油嘴自喷,初期日产油近30吨。


  当听到这个结果,项目组成员深深地松了口气。 “这两口井钻完后,采油厂就来电话探讨其他井位的部署问题。”  孙渡说,“一口井成功是碰运气,两口井成功就是走对路了。最终,实践是检验我们观点的唯一标准。”


  据了解,目前渤南油田义176区块共设计井位34口,在这一突破性认识的带动下,将可动用储量800万吨左右。


  专家表示,胜利油田老区致密油藏探明储量为2.7亿吨,以此为借鉴,对该种类型油藏有效动用具有指导性意义。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8-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