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管理机制调整 统筹资源配置 推动油田高质量发展


  2018年,油田党代会和职代会提出未来的愿景目标:建设一流企业、打造胜利高地,夺取高质量发展新胜利。

  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管理。油田广大干部员工纷纷表示,要深化管理机制调整,持续深化油公司机制建设,统筹优化资源资产配置,深化绩效考核,不断强化经营预算管理,推动油田提质增效。

  深化油公司建设

  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访谈对象:“四化”建设项目部副主任鲁玉庆

  构建现代化油公司体制机制,是集团公司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也是老油田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组织结构、推进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焕发新活力、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四化”建设的普及,半个多世纪,石油行业人海战术型的生产模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鲁玉庆表示,信息化是新型采油管理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它缩短了管理链条,使生产指挥平台和现场零距离对接,油气生产参数都能实时掌握,实现油水井的科学化管理。

  2017年,油田深化油公司机制建设,突出油藏经营管理责任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信息化为支撑、以油藏经营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下放自主经营管理权。

  鲁玉庆说,过去,采油矿矿长的职责是管生产、控成本,缺少油藏经营的味道;而新机制下,采油管理区是油藏经营管理的主体,采油管理区经理们从执行者变身决策者,从管理油藏转变到经营油藏,管理区和专业化队伍分灶吃饭,形成了以经济为纽带、以合同为契约的市场化运营机制,采油管理区经理围绕油藏经营开展工作,每一项经营活动都要追求效益最大化。

  2018年,油田下发了《新型采油管理区规范建设管理大纲(试行)》。鲁玉庆说,《新型采油管理区规范建设管理大纲(试行)》是新型采油管理区建设的指南,只要充分吃透政策,想象空间巨大。开发单位要进一步厘清分公司、采油厂、管理区分级责任和专业化服务单位职能定位,搭建起管理责任清晰、岗位设置科学合理、员工队伍优化配置的组织体系,全面构建科学高效的油公司管理模式,落实油藏经营管理责任,实现油藏经营价值最大化。

  此外,开发单位要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对生产决策、运营管理提供科学、全面的指导,真正实现“数据驱动生产作业,数据驱动经营管理,数据驱动战略决策”。

  做实采油管理区

  提升油藏经营管理水平

  访谈对象:鲁明公司经理段伟刚

  2017年,鲁明公司配套建立了一体化技术决策、经济效益评价优化、生产运行和综合治理管控、政治保障、激励约束“五大机制”,做实采油管理区,完成济北、滨海新型采油管理区建设试点,济北、滨海管理区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71%、27.6%。

  决策是最大的效益。在段伟刚看来,一体化分析决策是油藏经营管理的关键,决策失误是最大的浪费,一口措施井少则几十万元,动辄上百万元。

  段伟刚说,做实管理区,需要给管理区放权力、赋能力,而管理区需要谋长效。机关部门要转变职能定位,从管人管钱管物转向服务协调监督;而管理区要从执行者变成决策者,在增强经营决策能力的同时,通过整合科研技术力量,提升管理区的技术支撑。

  油藏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长远效益的最大化。管理区不仅要统筹好当期的利润目标,而且还要兼顾好长远效益。管理区短期目标是利润,中长远期目标则是做大SEC经济可采储量。

  2017年,在油田“1+2+2”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鲁明公司对采油管理区增加了SEC经济可采储量的奖惩考核指标,全年新增经济可采储量72.58万吨。

  下一步,鲁明公司将准确把握新型管理区建设内涵,理顺管理流程,做实自主权利,精干人员配置,深化“五大机制”建设,全面做实管理区油藏经营管理的核心地位。持续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内部市场,建立科研所与管理区的技术服务机制,按照市场化运营,科研所绩效可以到管理区去挣,也可以去外部市场挣,真正建立起以价值引领为导向的区域市场化机制;外部市场,要继续深化风险承包、总量承包、打包大包等机制运行,激发服务商提质增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建立优质优价、风险共担、高效运行的市场格局。

  统筹优化资源资产配置

  推动提质增效升级发展

  访谈对象:胜采厂厂长杨圣贤

  统筹优化资源资产配置是油田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也是调结构、转方式、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发展的必然选择。

  杨圣贤表示,按照油田“两会”的要求,胜利采油厂将聚焦价值引领,深化“三转三创”,扎实抓好人力资源优化和存量资产优化工作,全面提升保效创效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全力推动采油厂扭亏脱困、高质量发展。

  2017年,通过推行“1+2+2”绩效考核办法,胜采厂全年共启动外闯市场项目22个,累计输出用工500余人,创收1700多万元,内部盘活用工564人次。

  杨圣贤说,2018年,胜利厂将进一步激发各层级内挖潜力、外闯市场、多创效益的积极性,让“能创效就是好岗位”“挣一分钱比花一分钱更有价值”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引导员工向创效岗位流动,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充分创造价值。继续加强外闯市场管理,在厂层面设立专门机构,统筹好各方资源,加强与甲方的沟通协调。强化员工第二技能培训,发挥自身技术与技能优势,让走出去的员工更有底气、更受尊敬,力争外闯市场员工达到1000人以上,创效2500万元以上。

  同时,他们将持续优化盘活存量资产,利用油田资产调剂平台,对闲置资产进行分析和挖掘,促进资产资源高效流动。坚持轻资产配置导向,促进资产资源高效流动,最大限度释放油气、土地、房产、设备等存量资产的创效潜力。在未动用储量评价和动用、双低单元治理、停产停注井治理等方面,充分利用低成本开发技术和市场化机制,建立与工程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之间的市场化合作,采取风险承包、效益分成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