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油田供暖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油城居民普遍称赞今年供暖热度高、热量足,让大家感到格外暖心。
大多数居民不清楚的是,在大家感受温暖的同时,一场场别样的煤炭保供战斗,早已经在物资供应处悄然打响。他们为胜利发电厂采购发电和供暖所需煤炭,每年达400多万吨,供暖高峰期电煤日耗超过1.5万吨,煤炭保供难度不言而喻。
该处副处长陆远算了一笔账,胜利发电厂在供暖季,如果满负荷生产,每天所消耗煤炭在1.5万吨以上,大概需要大约230个车皮才能拉运完。
2018年初,受全国大范围降雪影响,用电及取暖负荷需求急剧增加,全国日发电量最高达201亿千瓦时,同比去年增长15%。同时,受到全国性铁路运力紧张、节前安全检查、春节放假效应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山东省内11家重点电厂电煤库存可用天数也已降至7天以下,部分电厂库存只有不到3天的使用量,各大统调电厂煤炭库存急转直下。
这让胜利发电厂在去年12月底还有33万吨的库存也急剧下降,最低跌至13万吨,可用天数不足10天,处于严重警戒线以下。如果说存煤影响变化只是生产效益问题,那么影响油田居民供暖整体工作就是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大局稳定。
为让每一户居民都感受到温暖,物资供应处面对严峻考验,及时分析制约煤炭发运的原因,快速调整采购策略。他们充分利用多年积累的市场资源,从资源、运力、接卸、结算等各环节入手,打出一系列配套“组合拳”。
刻不容缓,紧盯资源是关键。如果不及时紧盯市场资源,电煤就很可能被其他企业发走,导致“花钱买不到煤”。春节前,很长一段时间,陆远和该处副总经济师、煤炭公司经理赵衍凯整日频繁奔波在各大煤矿之间。陆远开玩笑说:“我们不是在煤矿求人,就是奔波在找煤的路上。”
谁抓住了资源谁就有底气。他们连续走访焦煤集团、晋煤集团等多家重点煤矿,现场催发催运,确保协议量全额或超额兑现。
与此同时,他们努力在省内铁路沿线寻找新资源,发现龙口港和西郊货场有10万吨煤炭存货,经过和多家用煤企业竞争后,最终“抢回”7万吨电煤。
资源找到了,顺利运回是关键。他们向山东省经信委等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联系协调济南铁路局,每天增加铁路运力4.5列。同时,及时联系协调附近淄博段、史口站及胜利发电厂,在铁路接卸方面加大统筹力度,胜利发电厂创日接卸煤炭7列约2.3万吨的新高。
为保障服务好该油田供暖,让油田发电机组及时吃饱,他们取得财务部门和电厂的大力支持,加快煤炭结算速度和资金支付力度,力保居民温暖,保油田生产不打折扣。
据统计,这个供暖季他们共采购煤炭122.6万吨。面对春节前紧张保供局势,他们巧用“组合拳”,不仅淬炼出能打胜仗的高质量胜利保供队伍,还打出新春开局的精气神。
目前,该处正细化煤炭市场信息跟踪和指标分析,市场价格波动周期研究由每月一次改为每周一分析,牢牢把握采购供应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