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壁垒 协同运行 提升效率——孤岛采油厂实施热采一体化管理侧记


  2017年,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注汽大队在比计划运行锅炉减少一台的前提下,累计注汽52万立方米,超计划注入2万立方米。注汽效率的极大提升得益于孤岛厂实施的热采一体化管理。

  何谓热采一体化?即地质、工艺、作业、注汽多方协同进行方案设计优化、作业运行、注汽管理、效果跟踪分析等,打破沟通和衔接壁垒,加快生产运行节奏,提高热采转周效益。

  沟通更有效

  “根据以往注汽经验,这口井井底易出砂,建议用小排量的锅炉单注。”在孤岛厂十月份注汽转周会上,注汽大队生产指挥中心主任赵勇针对CN17X204井安排大排量锅炉分注这一方案提出建议并被采纳。“自参与采油厂注汽转周会以来,我们共对100余口注汽井方案提出建议,被采纳40余条。”

  注汽大队参与注汽转周会,是热采一体化运行带来的变化之一。以往,注汽转周会只限于地质、工艺、作业系统参加,处于服务末端的注汽大队只负责执行注汽方案,对方案的制订过程并不了解。

  “设计层和执行层独自为战,就像打仗一样,指挥员和士兵缺少沟通和协调,士兵不清楚指挥员作战思路,指挥员也不了解实际战况,那作战部署的执行一定会打折扣。”注汽大队大队长赵学展比喻说。

  注汽转周会的参与,让注汽大队从服务末端延伸到服务前沿,凭借注汽现场的实践经验,他们为注汽方案的制定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N29P30井设计注汽量为1200立方米。注汽大队根据上周期注汽量和注汽效果的对应关系,建议将本周期注汽量增加400立方米,经采纳后效果显著。D15X03井原计划使用超临界锅炉注汽,但全厂唯一一台超临界锅炉正在执行注汽任务,且后续还有同台井需要注汽,为了不影响注汽时机,注汽大队建议用亚临界锅炉小排量低速运行,既赢得了时间又确保注汽质量。

  今年年初,注汽大队进一步扩大参与范围,指派基层技术人员轮流参与注汽转周会,以学习掌握更多的注汽井情况。

  衔接更紧密

  “1月3日待注汽井35口,其中作业完井6口、正作业井1口、待作业井12口、等方案井16口……”在注汽大队网页上,每天的待注汽井井号及状态一目了然。由注汽大队统筹协调注汽井作业安排,是热采一体化运行带来的又一变化。

  以往,注汽链条上各系统各自为战,从方案确定到作业搬上、再到现场注汽,看似流程顺畅,实则缺少统筹,导致运行效率受制约,常常出现:有的井注汽方案已确定但仍有产量,不需要立即注汽;而急需注汽的井,作业措施却还没有跟上。

  热采一体化运行后,作业安排、锅炉计划交由注汽大队统筹规划。“既要确保作业井和注汽井的衔接,还要做好锅炉和注汽井的调配,这里面学问可不小。”赵勇介绍说。

  对于注汽方案已确定的井,注汽大队及时和管理区进行沟通,确定出重点井和急需注汽井,迅速安排作业计划;若该井仍可继续生产,则作业措施缓上,等待管理区进一步沟通。若作业完井后不能及时注汽,地层压力会逐渐聚集,影响注汽效果。在和管理区多次结合后,他们确定出最佳注汽时机是作业完井一周后。因此在油井作业期间,他们会提前落实注汽场地、水源、气源等情况,确保作业完井后注汽锅炉能及时搬上。

  “我们测算了一下,每一口井在注汽时,就必须有1.5口井在作业,为下一轮次注汽井提前做准备。”赵学展说。精细的测算和紧密的衔接,使得近两年注汽井等井周期缩短了3到4天。

  服务更细致

  每个月,注汽大队都会到采油管理区对注汽井生产情况进行回访,通过对生产动态、产油量的了解,明确下一步注汽改进方向。不仅如此,他们还每季度对各基层队注汽井的油气比进行排名,同时出台基层队长管理办法,对注入时机和平稳性达不到要求的进行处罚。

  “注入时机和平稳性这些指标,都是影响注气质量的隐性指标。”赵学展说。针对注入平稳性,他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就好像一个人每天吃三个馒头,分到三餐才会均衡,但如果全放在一顿吃,就会饥饱不均。注汽也是这样,只有平稳均衡地将蒸汽注入地层,才能确保驱油效果。

  考核指标的增加也是热采一体化实施后,注汽大队提升为油服务意识的一个转变。以往注汽过程中,甲方受乙方锅炉调剂限制非常大,锅炉不能及时到位,锅炉和注汽井不相匹配等情况时有发生。

  而现在乙方本着一切为甲方着想的原则,合理调配锅炉,充分保障甲方生产需要,如急需注汽的井优先安排锅炉注入;压力高的井安排超临界锅炉;需要限制注入速度的井,安排小锅炉;必须连续注入的井,安排运行状况最佳的锅炉。

  为油服务意识在注汽管理中的体现更为明显。注汽一队队长王镪龙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当注汽过程中突然停水时,要用储罐中的水继续生产。以往操作人员不会考虑调低注入流量。一旦储罐的水用完,地层会因突然停注吐砂。

  现在他们会尽可能将注入排量降到最低,以确保在来水之前能够连续注入,避免地层吐砂。

  赵学展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和管理区做深度沟通,真正做到甲方“想先注哪口注哪口,想什么时间注就什么时间注”,让热采一体化的效果最大化。

  孤岛采油厂实施热采一体化管理,地质、工艺、作业、注汽多方协同进行方案设计优化、作业运行、注汽管理、效果跟踪分析等,打破沟通和衔接壁垒,加快生产运行节奏,提高热采转周效益。2017年,累计注汽52万立方米,超计划注入2万立方米。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