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中的新能源革命


  前段时间,桩106接转站的4台燃气加热炉被拆除。“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拆除,说明我们的污水余热代气项目安全高效运行。”新能源开发中心主任赵书波难掩自豪之情。

  两年前,该项目投产时,由于担心运行不平稳影响生产,保留停运的加热炉作为备用。两年间,污水余热代气项目安全高效平稳运行,于是决定拆除这些备用的加热炉。

  此举不仅实现了从化石能源利用向清洁能源利用的变革,消除了重点要害部位加热系统的安全环保风险,也是油田上下对新能源的信任与支持,具有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今后新建联合站,可以直接利用污水余热,不用建设加热炉。”赵书波说。

  从油田首例污水余热民用供暖先导项目,到油田污水余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达到国内一流先进水平,再到新能源开发中心承担国家行业标准——《油田采出水余热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油田的新能源开发利用,正逐步进入规模化、产业化轨道。

  5年时间,胜利油田通过不断加快新能源开发步伐,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化,掀起了一场新能源革命,从无到有,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在国内实现了“从先行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亮剑新能源

  2013年,国际油价一直处于100-120美元小幅震荡。由此带来的是油田持续宽松的经营局面。

  居安思危。胜利油田在当年11月3日成立地热余热资源开发项目部,标志着油田正式向新能源发展“亮剑”,谋求转型发展。

  机构成立后,当务之急是对油田地热余热资源和需求进行普查,以便摸清家底。普查结果显示,地热资源方面,胜利油区内地热储量6883亿吉焦,折合标煤235亿吨;污水余热资源方面,理论上年可利用的生产余热资源折合标煤42万吨;需求方面,油田住宅总供热面积中,燃煤供暖720万平方米有替代需求。油气生产总用热需求折合标煤13.67万吨。

  潜力巨大。掌握第一手资料后,他们提出“一年高点起步,两年见成效,三年上规模,四年成产业,五年创品牌”的发展思路,构建起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对油田而言,新能源是新的领域、新的业务。“压力巨大,只能探索着前进。”赵书波说,“每个项目投资都不小,一旦失败不仅无法交代,而且可能导致一个新兴行业被否定。”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联合油田各大院所,与新能源领域知名专家开展联合攻关技术研发,形成了有效利用低品位热源的二类热泵升温技术、提高机组运行效率的污水直进热泵技术、提高换热效率的在线胶球清洗技术等具有胜利特色的系列成熟技术。

  当年4个地热余热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运行至今,累计创效1148万元,碳减排1.2万吨。由于地源热泵系统冷热联供实现无人值守,减少用工冬季22人、夏季11人。

  更上一层楼

  当年成功实施的4个项目,让项目主体单位尝到了甜头,也积累了新能源开发的丰富经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能源利用之火,迅速引燃胜利油区。

  河口采油厂机关楼、海洋采油厂基地、临盘社区宏祥小区等多个地热供暖项目在2014年迅速铺开,地热供暖面积覆盖53万平方米,年节约标煤0.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万吨。

  他们还把污水余热作为一大主攻方向。油田各大集输站库遍布胜利油区,其中隐藏的污水余热资源极其丰富,污水余热资源利用逐步成为新能源的另一战场。景苑西区污水余热供暖项目是油田首例污水余热民用供暖先导项目。以往,景苑西区热电联供系统年耗原油3000吨以上。项目实施后供暖面积28万平方米,累计节约标煤1.1万吨,减少碳排放2.8万吨。

  2017年年初,桩106污水余热代气项目投产,年替代天然气215万立方米,节约标煤1872吨,减排二氧化碳1781吨。由于热泵良好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原油外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恰逢其时,不谋而合。就在油田新能源开发利用风生水起之时,集团公司全面推进绿色低碳战略,大力推广“地热+”多种清洁能源集成应用。油田板块也要求持续抓好能效倍增工作,大力推广“地热+”“余热+”集成应用。

  胜利油田现有加热炉500余台,碳排放是个大问题,污水余热项目的实施较好地化解了这一问题。目前投产的31个污水余热替代项目,每年节约标煤4.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1万吨,累计创效突破亿元。

  2014—2015年,新华社内参调研组先后两次采访油田地热余热开发利用情况,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的批示。2016年,在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和中国地热国际论坛上,胜利油田专门介绍了地热余热开发利用情况。

  站在新起点

  2017年5月,对于胜利油田的新能源开发利用来说,是一个新起点。

  这个月,新能源开发中心正式成立,负责地热、余热(压)、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减排业务,拥有更高的定位、更大的权限和更为广阔的市场。

  此举是油田应对低油价、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也对调整油田耗能结构、探索“油田+热田”开发模式、推动油田绿色低碳效益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站在新起点迅速起跑。新能源开发中心探索构建多能互补绿色智慧能源新格局。成立后不久,油田首个自主实施的污水余热+光伏发电项目——乐安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配合前期建设的污水余热,年节约标煤5349吨,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年创效320万元。

  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社会化服务,是新能源开发中心的既定目标与核心定位。在油田“动起来、走出去”的大潮中,新能源开发中心走在外闯市场的第一方阵,开始立足东营、辐射全国的战略布局。从去年6月开始,抓住东营市部分供暖边远小区无热源的机会,利用污水余热实施民用供热供暖,初步形成11个意向项目,覆盖供暖面积160万平方米。先后与多家企业、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走出去对4省8市实施项目洽谈。

  新能源开发中心还依托自身地热余热开发利用的丰富经验与油田强大的人才、技术、装备优势,积极探索合作共赢之路,目前已就河口区地热资源合作开发签订意向合同,并以此为跳板,在做实东营市供暖市场基础上,辐射全国地热市场。

  尽管已经实现从“先行者到引领者”的转变,但赵书波并不满足:“胜利油田地热余热利用潜力巨大,光伏发电、光热利用在油田能源结构调整中大有可为。”

  2018年,新能源开发中心规划进一步挖掘油田新能源开发替代传统能源潜力,加大污水余热替代油气加热炉和民用供暖规模应用,不断加快地热能梯级绿色开发,实施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智慧利用,掀起一场“绿色企业行动”。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