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在滨南厂注汽大队干部员工赞许的掌声中,刚刚评选出的三名优秀基层纪检委员,胸戴鲜艳的大红花,意气风发地走上主席台领奖。他们从大队纪委负责人手中接过的,不只是一张荣誉证书,更是信任,也是期待。
1月5日下午,注汽大队10名基层纪检委员分别上台,向20位评议代表作述职报告。报告内容包含2017年度党风廉洁建设情况、落实基层纪检组织监督责任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有数据、有做法,工作实、作风正。
注汽六队纪检委员马勇针对本队的自用油管理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利用卸油前、卸油时、卸油后的三过磅制度,对每天的注汽量、原油的剩余量严细监控,精准的计算出原油的消耗量。他们还采取严密的防盗措施,不让一滴油流入不法分子手中。
采油厂的三台注氮设备是纪检监察的重要环节,注汽八队的纪检委员方成斌作为设备的管理者,详细地讲述了注氮设备的风险管控点,通过采取设备未运行时贴封条、私家车停放在离设备100米之外、跟车卸油的全过程监督等有效措施,使岗位员工“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的廉洁从业意识逐步养成。
员工关系的问题是每名纪检委员所要监督的重点,针对员工切身利益的敏感话题“效益工资分配”,大队也采取了规范性措施,通过确立参会人员、效益工资分配公平、及时公开等一系列问题,要求纪检委员必须进行全程监督。对监督执纪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必须扎紧扎牢制度笼子,切实发挥好纪检委员监督执纪的重要作用。
最终,通过10名基层纪检委员的述职,评议代表经过综合考评,评选出3名优秀基层纪检委员进行表彰。“注汽六队纪检委员如此铁面无私、动真碰硬监督,确实值得我学习。如果有‘监督上级怕穿小鞋、监督平级怕伤和气’的顾虑,岂不成了‘戴帽不履职’的挂名委员,岂不是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党员的期盼,今后我也得挺起腰杆,不畏阻力,不折不扣地履行好纪检委员的监督责任。”注汽三队纪检委员在这次述职后立下了2018年的工作决心。
“检查不能唯资料化,要看工作是否落实,越是员工关心的问题越要放到台面上来说,这样做才能经得起推敲、经得起考验。”大队纪委书记的观点,赢得了大家一致认同。
滨南厂注汽大队的这次述职评议既是对各位纪检委员履行监督职责的一个“全面体检”,也是为大家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为切实提高大队纪检委员的履职能力,大队将继续加强对基层纪检委员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明确纪检委员的岗位职责、履职方式、权利义务,不断探索基层纪检委员履行监督责任的新思路、新举措,打通监督执纪“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