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引领价值创造

  2017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十六),人们还沉浸在元霄节的气氛中,空气中仍不时地飘过爆竹硝烟味。

  告别妻儿,张玉峰和64名队友一起,踏上开赴中石油川庆进行录井技术服务的征程,成为地质录井公司首批技术服务输出人员。

  这一年,油田有近万名员工离开自己原岗位,外闯创效。

  2017年,针对用工总量大、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油田打破思维定势,突出价值引领和效益导向,全面推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畅通油田内部人员流动渠道,促进人力资源增效创效。

  年初,油田出台了绩效考核办法、人力资源和存量资产优化配置指导意见三个文件,形成“1+2+2”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员工动起来、走出去、退下来的考核政策,搭建一体化人力资源统筹配置平台,鼓励干部员工跨界、跨单位流动,承揽外部业务,盘活人力资源,降低原油生产成本。

  新的考核政策激励下,油田各单位积极转变观念,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通过劳务输出、业务承揽等形式盘活劳动用工。

  “彻底丢掉幻想、彻底转变观念”。价值创造引领,使得价值理念入脑入心。从基层到机关,从后勤到科研,从被动争取到主动要求,油田广大干部员工积极转观念、转方式、转作风,油田上下形成岗位创新、市场创收、全员创效的良好局面。

  观念的引领,政策的扶持,一体化平台的联通,有效推动了油田“走出去、动起来”的步伐。2017年,油田近两万人“走出去、动起来”。

  油田广大干部员工逐渐意识到:“能够胜任新的岗位,只是低层次的要求,提高工作标准,赢得甲方信赖,创造最大效益,才是我们的目标。” 在“动起来”“走出去”过程中,不断提升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在增收创效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服务。

  业务拓展由规模性扩张开始向效益创造转变;由输出劳务开始向合作经营转变;由零星业务开始向集群产业转变……随着外闯业务的不断延伸,胜利人的发展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胜利油田有着油气核心业务技术、专业服务优势。发挥自身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拓宽渠道,深化合作,利用专业队伍、专业技术能力承揽业务,积极与石化系统单位、社会企业建立业务合作关系,从简单劳务输出为主导向“劳务加技术、管理”高端市场迈进,已成为大家共识。

  “干一个项目,赢一方信誉,拓一片市场”。秉承这种理念,胜利人以吃苦耐劳的品质、扎实的作风、过硬的技术、严格的管理,赢得了甲方的充分认可。从闯市场到创市场,彰显了油田的技术实力和管理优势。新疆、北京、济南、中原……胜利品牌在劳务输出的各个领域遍地开花、愈发响亮,胜利品牌不断刷新着胜利颜值。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