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学栋

刘学栋,39 岁,中共党员,2007 年参加工作,采油工高级技师,先后在油井岗、水井岗、维修岗工作,现任胜利采油厂首席技师。工作中,他始终践行学无止境、技术精湛的工匠精神,先后荣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集团公司技术能手、胜利油田劳动模范、胜利油田第六届业绩类“为民技术创新奖”铜奖、东营市首席技师等 15 项荣誉称号,荣立油田二等功、三等功各 1 次。

 

 

唱响“工人有

才更有 ”的最强音

——记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学栋

位置:胜利日报~日报三版期刊:2022-06-16作者:王瑞玲编辑:王瑞玲关键字:无创建人:王瑞玲部门:日报二版电话:无创建时间:2022-06-13 18:17:56字数:2047ID:478879切换字体原始大批注校对

通讯员  特约记者

 

凭借着对工作岗位的热爱和对技术创新的执著探索,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七区的刘学栋坚持扎根一线,立足实际,学以致用,创新攻关,攻克了生产中的许多技术难题,先后完成创新成果29项,20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6项获厂级以上创新成果奖,累计创效1500余万元。这条充满历练和挑战的人生轨迹,让刘学栋亲自验证了知识怎样改变命运、技术如何创造价值。

 

勤奋好学变身“赛场高手”

 

15年前,毕业于财务会计专业的刘学栋来到当时的胜采三矿,成为了一名采油工。从小听着“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长大的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在父辈奋斗过的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走出校园的刘学栋仍旧十分好学。他白天跟着师傅整“三标”、学操作,晚上就在宿舍里对着采油工标准操作视频一遍遍反复揣摩操作要领……在不断地练习和摸索中,他发现了自己在理论上的“短板”,于是,他开始自发学习采油工程、石油地质、流体力学等专业知识。

 

2012年开始,刘学栋连续报名参加了采油厂、油田、集团公司等大小技能比赛。对他来说,那是一段“痛并快乐着”的日子。技能竞赛中,“高手”过招,有时差距就在0.01秒。为了这0.01秒,往往需要进行成百上千次训练。

 

在一次备战技能竞赛时,刘学栋在赛前的训练中不幸韧带拉伤,疼得他抱着腿在地上直打滚。教练让他回去休息,不甘心的他却在队友搀扶下悄悄地到医院打了封闭,第二天不但准时出现在赛场,还高质量完成所有操作步骤,最终成为这次比赛“操作速度、质量双百分”的唯一选手。

 

在年复一年的苦练和坚持下,刘学栋先后捧得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金奖、油田职业技能竞赛银奖等多个大奖,在为油田、为采油厂赢得荣誉的同时,个人也实现了从采油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精彩跨越。

 

小试牛刀解决“老大难”问题

 

“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我成长了很多,眼界也更开阔了,在那之后我考虑最多的,就是怎样把自己学到的技能知识和本领绝招作用在一线,让它们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赛场载誉归来,重新回归采油工岗位的刘学栋又把自己的下一个目标瞄准了技术革新。他迫不及待地想用自己在赛场上练就的过硬技术,去解决自己一线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盘根渗漏一直是采油工现场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常用的调偏操作需要借助大型吊装设备进行调整,最少也得花半天时间,费工又费力。能不能设计出一种简单易操作的井口调偏装置呢?

 

刘学栋动起了脑筋,画图纸、选材料、搞加工、做实验,忙得不亦乐乎。当他第一次信心满满地拿着装置样品到现场安装试验时,却因现场条件导致装置无法正常运转告终。失败的打击没有让刘学栋退缩,他重新从井场环境调查入手,测量井口尺寸、查看抽油机基础、对比材质用料、统计装置受力数据……记不清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有多少次推倒重来的经历。当庞大的抽油机身在他设计的井口调偏装置驱动下,一毫米一毫米地实现了横向移动时,刘学栋第一次体会到技术革新带来的满足感,也再一次找到了人生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为了提高创新效率,他又自学3D建模和打印技术,并利用它一举解决了一类井控井由于井口偏斜导致无法测液面和洗井的难题,还研制出了可以将径向偏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的皮带轮“四点一线”激光校验器。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操作技能和持久的创新能力,刘学栋先后完成创新成果38项,大大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系数和工作质量,实现了从竞赛型人才向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转变,更是从一名“80后”青工成长为油田劳动模范。

 

教学相长力促创新创效

 

“他是我们创新团队的‘智多星’,最善于通过建模分析提高设计方案优化运行效率。”刘学栋的师父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冯新永这样评价。

 

在技术创新这条路上,刘学栋渐渐发现,单打独斗的效率非常低,要想通过创新获得更大的效益,迎接更高层次的挑战,就得和更多的创新人才一起形成一股合力。因此,他加入了冯新永创新工作室,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借助团队的力量,他和团队成员先后设计完成了原油化验搅样装置和移电机助力装置,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替一线办实事、解难题。

 

为了让所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刘学栋积极进行“传帮带”。作为技术创新方面的“前辈”,他聚集了一批热衷于发明创造的青工,在管理区成立“学栋技术创新工作室”,把工作室作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借助群体的智慧解决生产难题;另一方面,也让技术人才有机会参与创新,得到锻炼和成长。通过共同参与革新项目,互相分享比赛学习经验,共同探讨新知识、新技术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等活动,工作室的技能人才力量逐步壮大了起来,为采油厂和管理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提供了新鲜血液。

 

除此之外,刘学栋还主动要求参与编写了《采油系统操作规程》、《基层岗位操作手册》《采油工(信息化)培训教材》等教材,为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一路走来,刘学栋凭着一股子拼劲、韧劲和干劲,在学习、创新、创效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在采油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他始终秉承着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争当创效表率,唱响“工人有技术才更有力量”的最强音。


信息来源: 
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