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油区的“绒花” ——记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昕宇

盛开在油区的“绒花”

——记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昕宇

 

人物名片:张昕宇,35 岁,中共党员,采油技师。现在纯梁采油厂高青采油管理区技术管理室工作。2022 年获得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工作 12 年来,她扎根采油一线,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从一名“石油小白”成长为精钻研、善攻关的“采油全面手”,多项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在采油厂、油田获奖,先后获得胜利油田技术能手、三八红旗手标兵、油田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通讯员 

@一站:46P2 井‘黄标’,无法远程停井。”

@张昕宇:46P2 井已重启‘RTU’。”

@一站:46P2 井恢复传输,已远程停井。”

@张昕宇:收到。”

“石化通 APP”生产运行群里收回目光,张昕宇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眼眶,又迅速盯回电脑屏幕。再过几个小时,她就要完成24小时的值班任务。这是她顶的第12个班了。因为疫情原因,视频监控室有两名同事不能到岗值班,她就主动向管理区申请顶岗值守。一来,她熟悉监控岗的工作;二来,她是党员,是单位的采油技师,又是油田的三八红旗手,她觉得,自己必须这么做。

苦练本领,不负青春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这首《绒花》是张昕宇最喜欢的歌,这段歌词也是她常鼓励自己的话。说话柔声细语,身形略显娇弱 ,这是大家对张昕宇的第一印象。但柔弱的外表下,张昕宇却有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倔劲儿。

2012年,通过刻苦努力的学习,她第一次赢得了参加上级技术比赛集训的机会。可就在集训的前一天,她却突患荨麻疹。胳膊、腿、脚上,长满了红疹。训练期间,红疹慢慢变成水泡,训练操作强度一大,工衣常常会磨破水泡,汗水淌过,浑身像伤口撒盐一般疼。有人劝她退训,她摇摇头,只说了句:“绝不!”

白天,她像没事人一 样在现场练实践操作,找准一切机会向教练和老师傅们请教。晚上,她偷偷忍着疼往疮口上抹药杀菌。集训期间,她没有错过一堂训练课。

此后的8年时间,油田的技术比赛和集训都少不了她的身影。众人争过独木桥的竞赛,走在别人前头谈何容易。在常年代表采油厂参加的比赛中,她也多次因为没有取得理想的名次而沮丧,甚至躲起来偷偷流眼泪。但是一颗不服输的心,始终支撑着她在每次跌倒后都重新站起来,还要站得更高。在泪水和汗水的交融中,她愈发强大、不断前行,竞赛成绩越来越好。2019 年,张昕宇获得了第七届东营胜利石油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技能竞赛采油工女子组金奖。

揭榜挂帅,革新增效

“我现在看到一个设备、工具就会不自觉去想它能不能改进,干一个活也会不自觉去想有没有更快捷的办法完成、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取得更好效果。”

这些年来,张昕宇撰写的5篇论文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9篇论文在油田、采油厂评比中获奖。她所在的技术创新工作室,成了管理区解决现场难题的“聚宝盆”,解决现场难题25个,为管理区创造经济效益74.3万元。团队设计制作的“稳压配水高压流量自控仪芯体取出器”在降低现场操作安全风险的同时,将劳动效率提升了5倍,荣获了胜利油田第五届为民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

“她是我们工作室搞革新的关键一员。”师父刘祥俊对徒弟充分肯定。

搞创新成果,制图设计的精准度决定了工具的质量和效果,这就需要极强的制图能力。机械制图这门对初学者来说需要空间想象力的功课,给文科出身的张昕宇带来了很多困难,三视图、零件图让她“头昏脑眩”。为了克服困难,她坚持选择多看、多画,课堂上专心看老师的绘图方法,课下把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去画、去练,很快点、线、面在她的笔下终于合成了正确的图像。创新工作室的师傅们年纪都较大,对绘图软件的使用有点力不从心,她又积极参加各类制图软件培训班,学会了利用“Solidworks 软件”来绘制“3D”零件图,使工作室的攻坚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

“创新创效攻关是一种习惯,相当于一种‘职业病’。”面对管理区技术人员匮乏的现状,张昕宇主动自学油藏、单元区块、井组、单井动态分析相关知识,主动请缨到单元管理岗,负责管理区的开发技术管理。

她深入研究分管区块,对高424块稠油水驱区块进行了深入剖析,对3个井组提出了调配方案,实施后,实现日增油5吨的好效果。对花沟气田进行一体化治理,通过地质挖潜、工艺优化、细化排水采气方式、生产参数调整、地面管线优化等措施,共作业扶停6井次,泡沫排水采气12井次,氮气气举排水采气10井次,日产气量由8200 立方米上升到24170立方米,日产气量增加15970立方米,为管理区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技术保障。

争作模范,担当奉献

“我获得了成果,取得了成绩,赢得了大家的认可,组织也给了我很多荣誉,我没有理由不主动,况且我还是党员,我要做这个带头的模范。”

2020年1月24日,新冠疫情突发,全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当日下午,本该休息的张昕宇主动留在了管理区驻地,而这一留就是整整一个月。

在岗位人员无法按原计划交接班的情况下,她所在的视频管理岗位每周工作量增加了14个小时。一天下来,头昏脑涨,她回到宿舍倒头就睡。由于多日超负荷的工作强度让她患上了肋软骨炎,就这样她依然坚持着克服了身体上的疲惫和疼痛,不仅没有降低工作标准,反而更加耐心细致,用细致入微的视频监控手段,确保了管理区生产平稳运行。

2022年初,当管理区再次发出“抗‘疫’集结令”后,她又勇当“逆行者”,迅速与社区沟通,做完“三天两检”后第一时间从东营返回岗位。到岗后,她了解到管理区中控室只有3人在岗的实际情况,主动找到管理区领导,要求到中控室顶岗,发挥其以前在该岗位有工作经验和目前单元管理岗技术分析优势。

在中控室,她一人顶两个岗,在做好管理区油水井PCS”数据分析、指导好生产的同时,兼顾现场视频监控。40天时间里,她几乎每天坚持在岗上,第一时间运行生产指令,第一时间发现、分析、处理油水井异常,第一时间通报现场安全环保问题隐患,为管理区疫情期间原油稳产、安全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用所有热情换回时间,让年轻的梦没有终点。”张昕宇就像一朵盛开在油区的“绒花”,娇美但不脆弱,迎风绽放,吐露芬芳。


信息来源: 
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