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不负韶华(下)

用弹钢琴的手

玩转扳手

位置:胜利日报~日报三版期刊:2022-03-08作者:郭卉编辑:郭卉关键字:无创建人:郭卉部门:日报二版电话:无创建时间:2022-03-04 10:06:03字数:862ID:366440切换字体原始大批注校对

2008年7月,我大学毕业。从大学实习开始,我就一直在琴行当音乐老师,幻想着可以开家音乐学校,完成我的音乐梦。但是2009年底,我回到油田工作。来到东胜公司高青采油管理区,面对偏远荒凉的采油小站,看着承载梦想的双手,我心情失落到低谷,觉得梦想与自己无关了。

 

这种消极心态也导致了我对工作的排斥,不主动学任何东西。在管理区组织的一次青年座谈会上,管理区领导的一席话让我十分震动。他说:“想象一下你五年、十年后的样子。如果你对自己麻木、对未来麻木,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我想改变自己,从学习开始,主动报名参加公司举办的技能培训提升班。虽然最初什么也听不懂,对操作工具一无所知,但是我还是硬着头皮学。这就是最初支撑我奋斗的力量。

 

这股力量把我送到了更高级别的比赛场上。2016年,我代表油田参加中石化职业技能竞赛(注水泵工)。我们获得了团体第一名,但我个人并没有取得奖牌。我一遍遍问自己为什么不再努力一点?为什么不再多学一点?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全力挑战极限,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2019年,油田试点开展大工种融合建设,将注水泵工纳入集输工(信息化)中。我的工作岗位也从单纯的注水岗,转向了集输信息化综合管控岗。

 

尽管我正想“充电”,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即将开赛的消息就传来了,但是我还是犹豫了好久才去报名。因为我的集输专业知识几乎为“零”。想要参赛,就要在20天时间里,把2008年集输工题库背过。

 

终于,5000多道题被一一攻克,我顺利通过海选进入大赛选拔班。然而,后面还有00年扩充题库、05年题库、05年扩充题库、08年题库、08年扩充题库、最新版的2019年题库……在等着我。我给自己定下学习计划,每天背多少道题、画多少张图,不论多晚都必须完成。自律的力量,驱使我最终折桂。

 

从赛场回到学校,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书”,我把培训用过的书本、笔记都收了起来,带到工作岗位上。

 

我调侃自己是“钢琴界里,扳手拿的最顺的;操作界里,钢琴弹的最好的”。我也认为,采油工作和弹钢琴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既然选择了,就要专注、坚持与用心。

 

 

 

 

不能用尺量

要用心做

位置:胜利日报~日报三版期刊:2022-03-08作者:郭卉编辑:郭卉关键字:无创建人:郭卉部门:日报二版电话:无创建时间:2022-03-04 08:57:51字数:725ID:366220切换字体原始大批注校对

2019年5月,我加入外闯大军,开始担任社区网格员。两年多的外闯历练,我从一名采油女工成长为优秀的社区网格员,荣获“山东省优秀网格员”荣誉称号。

 

以前,我的工作是跟数据和机器打交道。要求我调10立方米液,我绝不调11立方米;让我把压力提到9.1兆帕,我不会提到9.2兆帕。

 

刚开始,我都不知道网格员该做什么,各项工作任务繁杂又琐碎,再加上不适应环境、不熟悉居民,干起活来总出错。人口普查期间,有居民投诉说疫情期间入户调查不符合公共安全,我就打电话征询居民情况。没想到又被投诉,说不入户怎么叫人口普查……当时,我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工作。

 

网格员这份工作,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居民。工作不能用尺量,我只能用心做。我知道,一名合格的网格员,必须对自己责任区的情况烂熟于心,提人知户、提户知人,做到人清、事清、物清。

 

我把联系卡送给每位居民,让大家有困难能找到我。我挨家挨户登记居民信息,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网格群里我是最活跃的人,及时掌握居民外出返回动态。创城期间,我变身成城市文明的宣传员、巡查员、劝导员和服务员。

 

这两年时间,经历了抗击台风、疫情防控、人口普查、网格巡查、入户随访等工作,我边干边学,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网格,也知道了网格员的主要职责,工作顺手多了。

 

我帮助隔离期的居民代购物品,看望网格内的独居老人,全程帮助居民申请廉租房、困难户补助……每帮助居民一次,就收获一分信任。得到居民的认可后,做工作就游刃有余。居民区里,大爷大妈、大哥大嫂见到我都很亲。

 

两年前,我遇到紧急任务就失眠。如今,面对所有工作,都能从容不迫。心中有谱,做事不慌。这个“谱”,就是来源于我的用心。我也成为河口区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主力军中的一员,为油地融合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唯有学习不怠

才能步步成长

位置:胜利日报~日报三版期刊:2022-03-08作者:郭卉编辑:郭卉关键字:无创建人:郭卉部门:日报二版电话:无创建时间:2022-03-04 08:57:51字数:891ID:366222切换字体原始大批注校对

2012年3月,怀惴着蓝色海洋梦,我来到油田原油外输量最高的海洋采油厂海三联合站,成为一名的海洋集输女工。10年的一线工作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唯有学习不怠,才能步步成长。

 

海三联作为海上原油登陆的第一站,每天要处理3.2万立方米的液量,每天来液量大、处理要求高、运行设备多。然而,面对集输系统流程切换、压缩机和离心泵故障处理等操作的说明书,我就像在读“天书”,内心无比着急。

 

从认识每一台设备做起。跟师傅去巡检时,我跑前跑后认真看、认真记,两个月记录了两个笔记本。中午大家休息时,我看着笔记本模拟演练:打开油路出口阀门、打开水路出口阀门……别人半年才能独立顶岗,我只用了3个月时间。

 

我总是想以自己的成长进步,来为小站增光添彩。2018年,我参加胜利油田第二十届职业技能竞赛获得银奖。2020年,我获得去全国技能竞赛舞台比拼的机会。我深深知道,这是代表油田参赛,更是代表海洋厂出征。终于,2020年11月,我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集输工铜奖。

 

回归工作的我,想把自己所学用到工作中去。集输系统推进信息化建设,站库设备、系统不断更新,我自学自动化技术,和同事一起探讨信息化运维方法,盯在生产现场反复调试。

 

去年,受雷电天气影响,发生大面积断电的重大应急事件,其他师傅要去现场切换流程,我就担当监控全站自动化仪器仪表的重任。全站400多个监控点位,我必须熟记每一个点位的位置,及时发现细微变化,立刻上报处理。如果调节不及时,将发生海上管线憋压的重大安全事故。

 

我打起十二分精神,调节分水器油路出口阀门、水路出口阀门,密切观察进站及分水器压力,同时监控着压缩机、外输泵以及污水系统各储罐液位,配合应急抢险组圆满完成处置任务,保障了站库安全生产运行。

 

我还积极参与技术改革。经过几十次的试验,我主导改进了“压缩机注油系统持续供电技术”。我推行的“运用数据分析,降低集输系统吨液处理费”技术,减少输油电耗。参与研发的油井节流装置,将更换油嘴操作时间由20分钟缩减至1分钟,由原来的3人操作减至1人独立完成。

 

现在的我,不只怀揣梦想,更有扎实的技术。我要和海三联一起成长,在这片蔚蓝之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柔肩担重任

只为群众满意

位置:胜利日报~日报三版期刊:2022-03-08作者:郭卉编辑:郭卉关键字:无创建人:郭卉部门:日报二版电话:无创建时间:2022-03-04 08:57:53字数:726ID:366228切换字体原始大批注校对

胜建大厦服务大厅,是运行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对公单位最多、工作量最大的油田员工服务大厅。

 

这里,是油田的企业服务员工事项的前沿阵地。

 

这里,是以人为本、建设智慧大厅、打造服务先锋的一面旗帜。

 

这里,是为民服务的连心桥、敬业奉献的岗位平台。

 

2021年,油田分区域设立13个员工服务大厅、2个偏远矿区受理网点,覆盖近50万的员工群众,解决了过去员工办事多头跑、往返跑的问题。胜建大厦服务大厅是其中一个,我是负责人。

 

前期,我在油田关心关爱员工区域服务平台建设专班工作。在专班期间,从事实地调研、材料起草、与相关单位沟通等一系列工作,让我得到了锻炼。同时,我参与了油田各区域员工服务资源分析,独立统计汇总5000多个数据,全面翔实、无一差错。我参与撰写的大厅管理制度、服务质量考核等内容,被纳入了《油田员工服务大厅管理运行机制》调研报告。

 

有了这些前期准备,我很快就进入了大厅负责人的角色。我将办理业务的群众按年龄、业务需求频次、业务办理时间段等信息,进行归纳整理,针对员工群众办理频次高、需求量大的业务,开展“菜单式服务”,通过“进小区、进家门、进班组、进井站”活动,帮助员工办理相关业务。

 

“做员工群众满意的服务大厅”,我把这句话作为我的工作目标。因全局系统关闭,无法现场提取到账,一位大姐拍案而起,要求把系统打开,我把她请进办公室,耐心劝导、安抚;88岁的王奶奶要出售名下住房,却无法到现场办理手续,我们主动上门办理,为买卖双方解忧;为胜利泵业开办公积金补缴服务专场……我们不断优化服务、完善细节,让克服困难成为我们向上的动力。

 

胜建大厦服务大厅自运行以来,大厅柜面服务员工群众万余人次。我们用优质服务,交出了“万次服务零投诉”的工作答卷,深受员工群众的好评和认可。

 

 

油区飞翔的

“小燕子”

位置:胜利日报~日报三版期刊:2022-03-08作者:郭卉编辑:郭卉关键字:无创建人:郭卉部门:日报二版电话:无创建时间:2022-03-04 08:57:49字数:900ID:366216切换字体原始大批注校对

很多人都说,我是一只幸运的“小燕子”。多次参加中石化、油田组织的技能竞赛,每每榜上有名;手握多项国家级专利成果;破格完成了专业化技能鉴定;很短时间就从一名采油工成长为管理区主任技师;还有厚厚一摞荣誉证书……

 

但我自己知道,这一切,绝不能归功于“幸运”两字。

 

2005年,从师范学院毕业的我,没有踏上三尺讲台,而是成为一名普通采油工。初入油区时,满眼皆是惊奇。但时间一长,那股新鲜感没了,感觉工作平淡无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抽去参加青工技能对抗赛。当时的我认为,采油工作并无技术含量,没有深入学习的必要。

 

直到一个周末,我独自值班。我发现站上一口油井盘根漏了。我反复紧,它反复漏。一中午,我就在井口重复紧盘根的机械操作,连饭都没有顾得上吃。我只好向技术员求助,技术员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我对问题有疑问,他对我有疑惑:“这不是采油工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吗?”他的话让我脸红了。

 

等再返回训练场时,指导老师说我像换了一个人。每天除去必要的吃饭休息时间,剩下的时间我都泡在了训练场。

 

不管是两只手磨出血泡、结出老茧,还是榔头砸了脚,我都咬牙坚持。初次参赛的我,在技能对抗赛中一举夺冠。技术员专门给我打来了电话:“你这只‘小燕子’让我刮目相看!”

 

再回到工作岗位后,我也有了底气。在一次巡护中,我发现一口井的电流早午时分测试数据存在差异,随后憋压不起。我初步判断该井为抽油杆断脱,并忐忑地把自己的判断报给了工程技术员。技术员到现场后,确定我的判断无误。

 

2009年,我主动请缨,承包了同事们公认的一口“老大难井”。我接手后,先是认真查阅了该井的井史资料,根据季节特点,制订该井的管理措施,又彻底整改了地面设备。我还针对性地为其研制一款防冻防破坏安全压力表接头。

 

后来,在师傅的带领下,我也投入到创新工作中。近3年来,我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油田级技术创新成果3项、厂级创新成果5项,在局级以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6篇,参与《采油管理区生产信息化应用与维护》《基层注采管理班站1000个怎么办》《采油系统综合知识汇编》等资料的编制。这些资料在采油厂推广应用。

 

过去、现在、未来,我这只“小燕子”,都展翅飞翔在这片飘着芦花的油区。

 

 

 


信息来源: 
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