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技工干成大工匠
——记“石化名匠”唐守忠
记者 巴丽蒙 特约记者 李超君
在“石化名匠”唐守忠的人生信条里,从来就没有“差不多”。
在他看来,抽油机虽不会说话,但反应是最真实的。如果平时干活毛躁、偷工减料,机器的寿命就长不了,“差不多其实就是差挺多”。
今年,是唐守忠扎根一线的第33个年头。27本手写笔记、162件创新成果伴随他走过岁月,也总结了他从“工”到“匠”的成长“三字经”。
钻:将生产难题作为创新课题
1989年,唐守忠从河口技校毕业,被分配到孤岛采油厂,成为一名采油工。
20世纪90年代初,油气计量分离器和升温加热水套炉采用玻璃管量油或显示水位,割玻璃管成为采油工必备的技能。
“那时都用锉刀锉,对锉磨力度和锉痕精度要求很高。”唐守忠回忆道。起初自己不是因用力过大磨痕过深,锉碎玻璃管,就是锉痕过浅,掰碎玻璃管划破手。“经常是这个指头没好,另一个又受伤。”
用心琢磨动作要领、反复操作对比试验,他总结出了“三快两慢一打磨”的技巧,历经一番“苦肉计”,终于练就了百做不误的割玻璃管“一磨准”技法。
“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要比别人多想多干多琢磨,不能怕苦怕累。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问题,我肯定要在当天解决,想不明白就不休息。”唐守忠说。
更换抽油机驴头销子曾是采油系统公认的“老大难”,传统方法费时费力、存在安全隐患,唐守忠一直琢磨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付出大量时间精力,数十次现场试验仍失败后,有人劝他放弃,但唐守忠告诉自己:既然开了头,就得“钻”到底。
一天晚上,唐守忠正苦于没有办法,想泡杯茶提神。一眼瞥见饮水机的水嘴开关,他顿时有了灵感:如果把饮水机挤压式水嘴开关和弹簧复位装置的原理借鉴到取销子操作上,能不能行?
他兴奋地连夜画好设计图,第二天加工制作出“驴头销子取出器”样品,现场实验一炮成功,使停井时间缩短了10个小时。推广应用后,年创经济效益113万元,获得了国家优秀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
韧:只要认准的事就决不放过
唐守忠的记忆力是出了名得好。
在担任孤岛103站副队长时,他管理的103口油水井“井井不同”,每台设备的零部件多如“牛毛”,所需要的电机型号及轴轮种类自然不同,这可难坏了倒换电机的员工。
唐守忠决心找个简单的办法,他将电机类型、轴轮直径、皮带型号等逐个记牢,在脑子里规划出每台电机的思维导图,甚至连各部分螺丝粗细、长短都记得清清楚楚,成了同事眼中的“活字典”。
“他认准一件事就会全力以赴,做到极致。” 徒弟庞勇如此评价。
2014年,东辛采油厂技术人员向唐守忠团队求助。由于缺乏统一适用工具,拆卸曲柄销子费时费力,4名男员工轮番用大锤敲击才能拆卸下来。
曲柄销子是抽油机的关键连接点,也是薄弱点,一旦发生断脱会引发抽油机翻机事故。领到课题,唐守忠并没有急着攻关,而是另辟蹊径收集起10家采油厂的同类拆卸工具,挨个进行实验。
半年多时间里改造了几百次,一个集“百家之所长”的内衬式套筒、插接式滑锤轴向撞击工具——“卸游梁式抽油机曲柄销子专用工具”诞生。用这个工具,五十余下就可以撞开销子,被员工们称为“拆卸神器”。该成果在全油田推广应用。
几十年如一日,唐守忠把心扎根在井场一线,变成了一个爱观察、爱钻研、爱琢磨的人。“一有空就翻翻书,看看资料,对任何新的技术、设备都喜欢钻研,想要弄明白。”他说。正是这股坚持不懈的韧劲,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带头解决了许多高难度的施工问题。
“只要认准的事情就不要轻易放弃,要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改善方法。”唐守忠总结自己的成功所在,其实更源自于他扎实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坚持不懈的深耕之路。
新:创新之路永远没有尽头
“创新的事,永远琢磨不完,越琢磨越有意思。” 不笑的时候,面色黝黑的唐守忠看上去神情颇为严肃,但是一谈到创新,他两眼放光,“不怕遇到问题,就怕发现不了问题。”
2019年1月11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唐守忠工作法——延长抽油井光杆使用寿命”被收录到《大国工匠工作法》一书中,在北京首次发行。
这本烙印着唐守忠“独门绝技”的书,囊括了他30年来在抽油机光杆领域的15项创新成果,汇集了30多类常见问题,可延长光杆使用寿命3倍以上。
唐守忠对发明创新十分“贪婪”,总是能想出各种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工作33年,他催生出了160余项创新成果,获得70项国家专利、3项国优成果、32项省部级成果,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过一亿元。
2016年,油田建起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唐守忠创新工作室”。“创新的过程虽然很难,但每当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能为生产破解难题,比给我任何奖励都开心。” 唐守忠说。
这两年,唐守忠创新工作室做得“风生水起”,已经发展到集采油、作业、集输、注水等5个核心专业,囊括东营、滨州、德州等6个不同地区的175名油田技能大师、直属单位首席技师以及技术骨干,是油田为数不多的综合类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
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工走向革新的道路。“我想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创新创效中,看到青年员工愿意研究这些,我很高兴。”
这么多年来,顶着“大师”身份的唐守忠并没有离开井场,而是奔波于各种现场解决最棘手的问题。2020年,唐守忠获评全国劳动模范,他始终牢记技术工人的责任,秉承弘扬“工匠精神”,岗位练绝活,革新创效益,以创新实干诠释着产业工人的“石油梦”。
“这么多年扎根一线搞创新,您觉得苦不苦?”曾有人问他。
“哪一行不苦?一旦沉浸其中,我只想尽力做到最好。”这句话,发自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