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老传统 争创新业绩 ——记山东省“工人先锋号”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三区注采304站

传承老传统 争创新业绩

——记山东省“工人先锋号”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三区注采304站

特约记者  通讯员 许钲雨

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三区注采304站现有员工12人,管理着7.3平方公里310口油水井 ,担负着年产7.6万吨的原油生产任务。作为胜利油田“三老四严”的发源地,多年来,304站不断传承发展“三老四严”内涵,践行“高度觉悟、严细成风”团队精神,打造出组织有战斗力、经营有实力、创新有动力、队伍有活力、文化有魅力的一流班站,今年被授予山东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凝聚新动能

“进了304站的门,就要做‘三老四严’传人。”这已成为304站常态化长效制度。干部员工自觉做到不让工作标准在自己岗位上降低,不让上级交办的任务在自己手中延误,不让工作差错在自己身上发生,不让班站形象因自己而受到损害,始终保持高度觉悟的本色。

管井工王化岐在量油途中,“马蹄表”上的一颗螺丝掉到了雪地里。他借来筛子,一遍遍地筛,直到凌晨两点,才将螺丝找到,保证了量油顺利进行和交接班制度的严格落实。青年员工闫帅帅为了找准一口油井失效原因,整整在现场蹲守了一夜,直到在第177根油管上发现2厘米左右的小裂缝。“标杆不能在我们手里走了样,红旗不能在我们身上褪了色。”这种强烈的责任心,鞭策着每一名干部员工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

促进新提升

在注采304站,采油工王穗管理的油水井可以和绣花相媲美,人称“绣花姑娘”。在给油井刷漆时,遇到边角旮旯刷子刷不到的地方,她就用牙刷一点点的抹;在平井场时,连一根草也要拣出来、一块土坷垃也要拍碎,始终保持井场“四角两直一清”。

“追求卓越、打造精品、让人人出手过得硬”是班站不懈地追求。为提高管理水平,他们实施了现场管理100点管理法,明确了每个管理点的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创新实施了“安全隐患点削减管理法”,把安全隐患进行细分、量化,形成了103类安全管理可控隐患,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推行问题“随手拍、顺手记”制度,每周曝光分析整改“不严不细不实”问题,奖优罚劣,提升班站管理水平。

前不久,员工姚瑞银搬东西挤到了手,在晨会上反思了自己风险识别没做好的教训,但站上坚持“小题大做”,看现场、查资料、模拟推演,进一步明确了物品在货架上存放上轻下重、重物操作高度不超过1米等多项管理要求,减少了搬移东西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管井工赵瑞怕失去最长寿盘根标杆井荣誉,利用停井机会偷偷更换了盘根,没有上报。在站上例行检查时被发现,该站专门在这口井上召开反面现场会,并把换下的盘根挂在点名室里,时刻提醒员工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创造新效益

依据切割件的厚度不同,小于1厘米,选用1#割嘴,大于1厘米,选用2#割嘴。注采304站气焊工吴敬磊提出的气割“1厘米分界”法,在管理区推广后,年节约乙炔使用量14.5瓶。注采304站人人盯着效益算、围着效益干,个个争作降本节支的能工巧匠。

为了让每口井都实现提效、增效,他们实施“时率时效分因素管理”,确定了行为、设备、管网、线路电器四大类18项日常因素,做到最大限度少停井、停一次井干多个活、最快速度把井开起来,促进单井效益提升;推行设备零缺陷管理,严格落实定人、定机、定时、定质、定量的“五定”制度,使设备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坚持“管理出新招,漏洞用妙法”,推行自营自修“十不出站、五不领新”制度,通过青工创效、QC小组攻关等群众性挖潜增效活动,调动员工比创新、比作为、创效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全员金点子”征集活动,形成人人创新、全员创效的浓厚氛围。


信息来源: 
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