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油田党代会、职代会部署了坚持安全生产、绿色发展不动摇,切实建成本质安全、清洁环保、高效低碳的安全绿色高地的任务目标。新能源开发中心作为油田绿色低碳发展的排头兵,承担着油田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业务,责任重大,理当勇挑重担。
观大势,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善驭大势者谓之雄,时代拒绝旁观者,机遇垂青弄潮儿。因势而谋,谋而后动,才能抢占先机;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才能成就事业。党的十九大以来,上至中央部委,下至地方政府、国有企业,都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中之重。集团公司工作会议指出电动革命、市场革命、数字革命、绿色革命对未来发展的影响不容低估。山东省召开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指出未来五年山东将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到2028年,基本完成新旧动能转换。油田既是贡献大户,又是耗能大户,年用能总量折合标准煤约500万吨。油田地热资源极其丰富,可利用资源折合标准煤10.82亿吨,是全国地热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余热资源属于油田特有资源,理论可利用总量折合标准煤42万吨/年。油田闲置土地、井场及厂矿屋顶面积广阔,进行太阳能利用具有优越条件。油田发展新能源资源丰富,需求巨大。未来十年必将成为油田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必须高度重视、抓稳抓牢。
谋大局,描绘立体发展蓝图。善谋大局者善成事。不谋万事,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必须从大局出发,谋划发展之路,描绘“一横一纵,一点一面,一近一远”的立体能源发展蓝图。横向上,加快地热余热开发利用,拓展太阳能、风能与新能源汽车替代,储备生物质能、核能及储能技术,加快构建多能互补、智慧绿能新格局。纵向上,向全产业链延伸,加快构建集“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服务”于一体的能源服务商。点上突破,集中优势力量,强化示范引领,17个余热利用项目走在石油石化行业前列,13个地热开发项目具备突破引领优势,绿色鲁明、河口厂智慧绿能示范工程稳扎稳打,与河口区地热梯级绿色开发合作积极推进。面上推进,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地热+”“余热+”“太阳能+”,打造绿色“油田+热田”。随着大庆、华北等油田来胜利学习交流,为油田新能源走向石油石化行业迈开了步子。目前,河口区地热梯级绿色开发示范工程复制东营全境已达成共识,与山东海利丰技术商务合作的山东聊城、山西临汾、河北承德、河南新乡地热开发已经开工,与中电投、青岛科技大学签订两份合作协议,与青岛理工大学达成热泵技术创新意向。正所谓一花独放来报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工程、大合作、大服务”产业化发展格局初具规模,点面结合蓄势起航。近期,新能源开发中心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做实、做大一批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项目,推动产业化发展进入快车道。2018年计划实施内部项目23个,年创效能力4972万元;外部项目11个,年创效能力527万元。科学制订三年滚动规划,到2020年资产规模突破10亿元大关,创效能力过亿元。超前谋划2020~2050年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推动低成本地热、高效光电光热、大型风电、储能成为油田能源供应主体。到2035年,新能源占油田能耗占比达到70%;到2045年,新能源占比达到90%,建成国内一流新能源公司。
练内功,强基固本蓄势待发。打铁必须自身硬,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建立高效运营机制。完善项目建设机制,拓展“一书三单”模式,构建工作表单化、目标化、节点化、责任化、绩效化管理格局,确保整体工作高质量、高效率。探索高效商业模式。把握市场规律,形成以投资模式为主、多种商业模式为辅、合资合作公司为平台的高效、快捷、灵活的运营机制。加快注册独立法人,探讨成立管理局有限公司合资子公司,打造合资合作平台。创新高效技术攻关。以新能源经济技术研究所为平台,设立博士后工作分站;与科研院所建立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施“课题+团队+政策奖励+成果转化”的柔性引才模式;开展校企合作,瞄准新能源前沿技术研发。多层次、多维度展开课题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胜利特有技术,以过硬技术作为开辟市场的利器。打造高效过硬团队。强化自身建设,技术属性突出高精尖专,履职属性突出一专多能,作风属性突出雷厉风行,打造一支“负责任、敢担当、能担当”的新能源团队,为产业发展积蓄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能源开发中心集油田之力,按照“一年高点起步,二年见成效,三年上规模,四年成产业,五年创品牌”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一定成果。胜利新能源品牌是定位于油田的十大品牌之一,将做实“三步走,三跨越”,实现三年创效过亿元,实现新能源产业化发展,唱响胜利新能源品牌,为建设绿色生态油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新能源开发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