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日报讯(特约记者田 真 通讯员 孙海艳)春节7天假,每天两个人,所辖3公里外输线路,巡查58口污排井,力保环境隐患及时发现。
梁超用自制钢钩拉开水泥污排井盖,同事刘炳礼托底放稳后,观察井内污水中、井壁上有无原油渗出。确保无泄漏之后,两人又仔细将井盖复原。这是他们当天巡查的第二口污排井。2月23日,节后第二天,外输线路巡查工作一切照常。
梁超、刘炳礼是东辛厂辛三联合站职工。他们检查的污排井就是常说的下水道井、电缆井、供水检查井等公共设施。东辛厂辛三联合站原油外输线路,沿途共有58口这样的污排井。该站外输巡护组每天除沿途巡线外,还会逐一检查这58口污排井,春节7天假,无一间断。
东辛厂所辖油区大部分输油线路处于城区。如何最大限度避免环境污染成为他们的最大课题。近几年,除在管网管材的设计配套上下工夫以外,各基层单位在日常巡护上也纷纷想招。
辛三联合站针对外输管线深埋地下,途经市区,三分之二的管线深埋在绿化带土层下不易发现等诸多原因,总结出“污排井发现法”,由巡线人员逐一排查绿化带旁人行横道上的污排井,最大限度确保此类污染的及时发现。为减轻劳动强度,缩短巡检时间,他们还自制了5副检查钢钩,巡检职工两人一组,配合检查。
这个办法不仅坚持在春节7天无间断,过去7年来,他们一直沿用并坚持。仅去年就及时发现原油泄漏事件3起,避免了原油产量损失、公共设备和环境的严重污染。